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全面落实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市“两大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实施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创造就业岗位等措施,将培训、创业、就业三者有机结合,服务大众创业,推动万众创新,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技能培训效果明显。结合城乡劳动力“1户1技能”培训,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家庭“1户1培训”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技能培训1.95万人,其中“1户1技能”培训1.16万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培训1.8万人。同时获批举办全国第六期网络创业培训师资班,成为继贵阳后全省第二家举办此培训的市(州)。
创业工作精准发力。以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为契机,在旅游建设、扶贫建设、农村“三变”改革等领域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为4209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亿元,直接带动1.38万人就业,拉动社会资金5亿元。
就业工作基础扎实。在省内率先启动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脱困帮扶调研工作,起草相关方案,多措施做好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帮扶工作;通过清岗安置、产业就业、转移就业、就近就业等措施,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目前,全市预留500个公益性岗位专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托底就业,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296人,实现就业创业178人。
此外,积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引才、培才、借才、用才措施,破解人才短板的制约。在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签约人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二,第四届展会现场签约591人;积极争取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山地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出国(境)培训项目1个,选派文创行业、交通领域骨干参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交通大数据应用与研究等高级研修班,新增2名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依托省“万名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引进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专家到六盘水市开展对口帮扶,共申报帮扶项目23个,已落地5个;把地下能矿资源、地上自然资源、政府公共资源“三种资源”的开发与人才使用统筹起来,在水城县建立以发展猕猴桃为项目引领的米箩镇省级现代农业人才基地;建立以煤矸石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为突破口的紫森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将项目引才、用才等专项活动落到实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