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盘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六盘水日报2016/09/07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创新工作思路方法,采取“1234”举措(一条主线、两项行动、三个层面、四大板块),有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条主线,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采取“领导冲锋在前、部门协同作战、县区强力推进、市民积极参与”的措施,带动各项工作高强度开展、高标准推进、高要求落实。2015年初,六盘水成功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在2015年底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测评中,六盘水在全国100个地级提名城市中综合排名第35位,为历年来贵州省参评城市首次测评的最好成绩,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的肯定。

  两项行动,即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和“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两项工作为重点。将这两项工作作为助推六盘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在今年省文明办组织开展的上半年交叉考核检查中,六盘水市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全省“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年度考核中,六盘水已连续两年蝉联全省第一。

  三个层面,即领导层面、单位层面和市民层面。领导层面抓重视和支持,做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几乎逢会必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并多次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始终把“创文”工作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单位层面抓合力落实,通过量身定制各市直部门、各县区及省属驻市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分解责任、调度督查、纳入考核,以及召开文明委全会、联席调度会、专项推进会等形式,保持和巩固了强大的创建工作合力。

  四大板块,即文明城市创建板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板块、精神文明风尚建设板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板块。文明城市创建板块主要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和“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考核办法、评分细则,坚持“日督查、周汇总、月调度、季排名”,推进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板块主要以“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项目建设夯实基础平台,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突出素质提升;精神文明风尚建设板块主要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十大主题活动为引领深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发挥道德讲堂阵地作用强力打造群众“精神氧吧”,以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评选强化示范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板块主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为引领升级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