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喜迎十九大”全国大学生暑期遵义实践专项行动分四路,走进播州区、汇川区、湄潭县、仁怀市、正安县实地游学调研。
在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苟坝会议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匠心园,同学们边走边看,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来自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万奇感叹道:“这次活动让我们青年学生一路追寻着毛主席的脚步,近距离感受了红色文化。我们将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并通过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汇川区海龙屯景区,大学生们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铜柱关、登屯步道、东部城墙、歇马台、三十六步天梯等遗址,一边欣赏巍峨雄壮的海龙屯风光,一边聆听昔日的海龙屯故事,感受海龙屯700多年的历史。
“土司是什么意思?”“天梯为什么是三十六步?”同学们不停地向解说员提问,还相互交流讨论。“在崇山峻岭之间修建关隘、石梯等防御工事,古代人民的智慧令人折服。”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昱望着“三十六步天梯”感慨万分。
“海龙屯空气新鲜,雄山万状的景象令人震撼。”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张笑滢说,这是她以前从未感受过的独特风光。
在湄潭县田家沟、七彩部落、贵州茶工业博物馆、浙大西迁陈列馆等地,同学们就湄潭红色文化、浙大西迁历史文化、茶工业及茶文化史、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游学调研。
浙大西迁陈列馆里,一张张照片重现抗战中西迁的艰苦条件。同学们表示,漫漫西迁路,见证了“文军长征”的非凡壮举,这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是智慧、是执着,更是一种气魄,很好地诠释了“求是”的来源。田家沟黔北民居建筑与当地人的生活环境、方式让同学们向往,长安大学大二学生陈霄认为,这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留下了乡愁,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在仁怀市茅台陈列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茅台集团包装车间、中国国酒文化城等地,同学们实地感受了红色文化、酱酒文化和盐运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在茅台留下的光辉足迹,近距离感受了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陈列馆内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让大学生们驻足凝视,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情缘。
“革命先烈千难万险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感悟到了茅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茅台人生产酱酒的严谨与一丝不苟。”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程瑶说。
在正安县杨兴镇桐梓村移民安置示范点、青年创业示范基地恒通米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贝加尔吉他厂、青年创业就业示范点睿泰车业调研时,大学生们详细了解了正安的移民安置和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经开区青年创业情况。他们对正安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工业表示认同,对创业者的艰苦拼搏表示支持,对正安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表达了美好祝愿,希望正安经济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