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铜仁率先实现农业园区乡镇全覆盖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铜仁日报2017/07/26

  近年来,铜仁市按照全省实施“5个100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在抓农业园区建设上持续精准发力,农业园区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阵地,脱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目前,全市建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36个,其中省级48个、市级68个、县级12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园区乡镇全覆盖。

  突出“一个中心”,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以农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农业园区要素集聚为重点,实现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全市省级农业园区完成总投资81.95亿元,实现总产值110.29亿元、总销售收入97.01亿元;引进企业达5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04家;农业园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3个,签约资金89.77亿元,到位资金13.46亿元。争取到2017年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资金900万元,位居全省第二。

  强化“两合战略”,促进农旅融合高速发展。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建设理念,深入实施农业园区建设与旅游发展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两大战略,启动了30个省级农业园区景区化创建和提升工程,农旅融合成效更加凸显。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星级农业园区28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今年6月万山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功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来全市农业园区接待游客47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7亿元。

  用好“一大平台”,加快产业聚集壮大。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平台,加速形成了一批规模高度集中的农业主导产业。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0.1亿元用于产业扶贫,谋划产业项目1954个,落地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46个,逐步打造形成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茶叶基地5.32万亩,中药材13万亩,油茶6万亩,食用菌6350万棒;出栏生猪122万头、禽679.33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3.32%、16.75%;实现肉类总产量12.57万吨,禽蛋产量1.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7%、11.36%。实现一产产值175.29亿元、增加值7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5元,同比增长10%,位居全省前列。

  巧借“三变之力”,助推脱贫增收致富。突出产业扶贫主线,巧借“三变”改革东风,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园区农户和企业良性互动,采取“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园区+村集体经济+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把村集体、农民和经营主体有效联结、捆绑发展,带动脱贫效应逐步显现。据统计,农业园区流转农户土地93.35万亩,农户年流转收入达4.2亿元。园区从业人员80.51万人,其中从业农民64.72万人,实现务工收入25.88亿元;覆盖贫困农户27.5万人。据测算,上半年农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72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5%,预计年度脱贫10.56万人。如思南县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深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三变”为方法路径,建立了村集体入股有红利、土地流转有租金、进社进厂务工有薪金、订单种植有保障的“四有”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园区及周边群众3993户15707人实现就业增收,其中,贫困户1832户5313人。今年4月,全省一二三产融合试点现场会在该园区召开,该园区被评为全国首批茶乡之旅特色线路、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