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设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 让黔西南更加繁荣富强让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地生活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黔西南日报2019/09/29

9月28日,贵州广播电视台携手全省九个市州及贵安新区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贵州恋歌——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其中,《黔西南篇》播出了州委书记刘文新接受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的专访。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觉得对于咱们黔西南州最大的一件喜事应该就是提前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咱们是如何做到提前的?

刘文新:十三五期间,我们黔西南州搬迁33.85万人,接近全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工作难度非常大,比如,选址难、建设难、动员难、搬迁难、就业难,融入也非常难,等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打虎成英雄、山过天地宽。”怎么样来完成这个任务?一方面狠抓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六个坚持”,制定出台了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又细化了十三项推进措施,这些措施从多个方面保障了搬迁群众的权益,深受群众的欢迎,对搬迁工作有了极大的推动,按照省里五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对新市民计划又进行了完善,加快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实施。另外一个方面,狠抓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严格实行目标任务“确认书”制度,要求各县(市)、义龙新区党政一把手当好“三个队长”(施工队长、宣传队长、服务队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在“搬得出”的基础上真正能够“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我还注意到,咱们在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同时,还提出了教育立州的战略,州委、州政府是如何考虑的?

刘文新:黔西南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和“穷地方办大教育”的壮举,我们的笔山书院、兴义府试院就是重教兴学的历史见证。抓好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当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环。脱贫攻坚统揽教育立州,教育立州促进脱贫攻坚。我们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读好学校、都做好学生”的这个目标,重点抓“五个全面”。一是全面夯实基础,在全州36个新市民居住区,我们配套建设了174所学校;二是全面建强队伍,持续加大对校长、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四是全面提升质量;五是全面促进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下一步,咱们黔西南推进全域山地旅游都有哪些规划?

刘文新: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喀斯特“精华之旅”的核心地带。我们的目标是加快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推进全境式打造,正在推进兴义、兴仁、安龙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加快开发南北盘江“一线连五湖”千里精品旅游线路,我们整体包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三是推进多业态发展,加快实现由传统观光型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游转变,由传统点线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如果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您对黔西南州未来的发展愿景,您会怎么说?

刘文新:就是要把我们黔西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我们黔西南建设成为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让黔西南更加繁荣富强,让黔西南的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地生活。

(黔西南日报记者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