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丹寨县龙泉镇示范“产业带”挑起群众“致富梦”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多彩贵州网黔东南站2017/06/20

初夏六月,万木葱茏。丹寨县龙泉镇交圭村村民坐在田埂旁,促膝谈论云上生态稻花鱼这个品牌,满脸堆着笑容。2017年,交圭村村民在村级产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计划集中利用稻田,养殖400亩稻花鱼,经过精心准备,六月初,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将4000多斤鱼苗发放到各贫困户手中,开展稻田养鱼项目,今年将会给他们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

  在龙泉镇,像交圭村这样采取村民集中规模化养殖、合作社统一管理、收购和销售的模式进行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村还有很多,目前,以交圭村云上生态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为产业核心,连片带动了天星桥、金瓜洞、高要。马鞍等村的稻田养鱼发展,已形成了千亩稻田养鱼产业规模。

  这只是龙泉镇在推进扶贫产业发展,让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的一个缩影。龙泉镇在产业扶贫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县级“六个一”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结合镇级实际,明确了“1万亩精品水果、1万亩蔬菜、1万头黑毛猪、1万亩茶药、1万亩硒锌稻花鱼、10万羽家禽”的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规划了“五大产业发展带”(既城镇商业建设带、精品果蔬种植带、山地生态养殖带、特色食品培育带、康养旅游产业带),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巧打产业“组合拳”,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

  龙泉镇为打赢脱贫攻坚,不仅实现了产业规模化,更实现了产业集约化,采取了“五个统一”模式(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模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确保项目顺利承载、实施,覆盖贫困户达到100%。

  目前,龙泉镇扶贫产业正跨步发展,已建成精品提子基地700余亩、硒锌稻花鱼养殖基地2000余亩、蛋鸡养殖20000羽、冬瓜种植基210亩、花卉种植基地完成150亩、蓝莓种植基地250亩、林下经济种养循环产业500亩、土鸡养殖3万羽、蛋鸭养殖5000羽等等。近年来,龙泉镇以发展“五大产业带”为主要脱贫项目,以“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主要脱贫模式,以强带弱,全镇贫困户与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捆绑,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因户施策,让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有1人掌握致富技能,通过“产业带”发展,挑起群众“致富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