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特殊喜庆的节日里,让我们同关岭的广大农民朋友一起,分享今年的丰收成果,晒一晒幸福账单。
在胜利村的大葱种植基地里,一陇陇正值收获季节的大葱在艳阳下青翠喜人,地头一派丰收景象。葱农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挖葱、捆扎,整个田间都弥漫着一股大葱的辛香味。谈起今年大葱的长势,葱农脸上满是笑容。
胜利村村民黄道荣激动地说:“今年的大葱比去年长势好,去年我们一亩大约只采4000斤左右,今年采5000多斤,目前我们正在忙丰收,每天都有二十多到三十个人,采葱来发给外地老板,老板基本上都是订好了来等着的。”
胜利村的大葱种植今年是第二年。2018年,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胜利村通过“以短养长”方式,在绿宝石梨树下发展起了200亩大葱种植,毛收入达到20多万元,一份土地有了多份收入,让当地村支两委与村民尝到了甜头,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
据胜利村村支书周鹏介绍:“今年我们村的大葱扩种到300亩,目前我们正在丰收,今年的行价是以6角以上的发货,以最低价五角来算,毛收入都要达到60万以上。”
连日来,关岭自治县万亩红心火龙果持续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条,垂垂欲坠,各地果农们忙着采摘,现场分拣装箱销售,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关岭自治县上关镇乐安村村民伍庆一天三十多个人采摘得了五六千斤,老板来到地里拉起就走了,这两天都在基地里忙着采摘果子给老板,一个星期左右采摘一次。
据关岭自治县上关镇乐安村驻村第一书记左丛清介绍:目前火龙果的价格是5块钱/斤,第二批采摘大概有七八吨,第三批是丰产期,今年我们丰产的火龙果大概有500亩左右,丰产期今年的果大概亩产3000斤左右,按这种计算,今年我们村壮大村集体经济这块应该是纯收入不低于30万。
除火龙果外,关岭各类精品水果也陆续迎来大丰收。在关索街道高坡村紫王葡萄种植基地里,透过郁郁葱葱的叶片,套袋包裹着的一串串皮薄肉大、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空气里弥漫着阵阵果香,令人垂涎欲滴。目前该村种植100亩,总投资240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155户629人。今年进入高产期,总产量在20万斤左右。销售主要采取采摘游和批发两种模式,批发价每斤3元,果园采摘价每斤5元。产业盈利后贫困群众不仅能享受分红,还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经济实现了“双丰收”。
关岭县关索街道办事处高坡村村民杨正湾高兴的说:“以前我们种庄稼的时候,栽包谷又苦又累,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拿土地流转给村里来栽葡萄,比以前好的多了,一天80块钱务工费,一个月大慨2000来块钱。”
花椒是关岭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椒农们注重因地制宜实行花椒种植技术改良。如今,在关岭的大山里,花椒产量翻了几番,成为农户的摇钱树。进入花椒黄金采收期,走进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坝山村花椒种植基地,一阵阵椒香扑面而来,饱满翠绿的花椒缀满枝头,村民们正抓紧时间进行采收。
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坝山村种植农户曾德春:催工要花椒的老板也相当多。我们都在抓紧时间烘烤加工,都忙不过来了。今年收入预计在50万左右,除去人工大概是40万净收入,今年的市场行情偏高两三块,行情比较好。
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让当地的花椒产业焕发出新活力。花椒亩产从过去的100多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0多公斤,亩产值也增至万元以上。
在关岭,丰收的可不仅有这些。食用菌、蔬菜等特色扶贫产业都让广大群众鼓了腰包。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近年来,关岭紧扣重点产业,在“牛猪鹅、 菜果药”主导产业基础上, 因地制宜增加食用菌、花椒两个重点产业。聚焦优势单品、优势季节、优势区域,突出资源禀赋,布局一批错季蔬菜、牧草等投资少、见效快、有销路、效益好的产业。目前,结合关岭牛存栏 17.2万头, 种植 9.3 万亩牧草;重点在 500 亩以上坝区发展蔬菜种植,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 17万亩;结合易地搬迁就业发展食用菌 1000 万棒;实施库区发展 3.5万亩花椒、 1 万亩火龙果提质增效工程;生态渔业规模达 37 万尾, 扶贫产业带动20296 户贫困户 75053 人增收,脱贫攻坚取得了“大丰收”。(李青)
![]()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