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将课题申报方法引入人才工作,着力在破解难题、激励创新方面下功夫,印发了《荔波县人才领题破题工作办法(试行)》《荔波县人才领题破题项目专项经费奖励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县财政从经费预算中划出50万元作为人才领题破题经费,专项用于支持和奖励个人(团队)申报课题成果。以开展“领题破题”活动为抓手,引导各类人才“定题”“领题”“破题”“解题”,集中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盲点问题,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谈及当前荔波县正在开展的人才领题破题工作荔波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松表示:“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荔波县创新开展人才领题破题工作,目的就是要集聚现有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把人才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引导各类人才不忘初心,立足岗位积极做贡献”。
主动立题 谋事舍我其谁
“政府目前最亟需解决的难题,就是我们课题当中需要去立项,去思考,去破解的问题。”麻继强如是说。麻继强现任荔波县农业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同时也是荔波县县管专家,多年来,他一直立足自身岗位,他把人生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2017年下半年,确定种桑养蚕作为“一县一业”来抓,麻继强参与实施方案的拟定,组织全县桑园种植,养蚕技术指导等。当今,农业已进入现代化、生态农业时代,尤其需要各项技术支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现在,我们都只算一知半解,种桑养蚕技术需要磨练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还要在省力化、机械化上再下功夫,才能更好发挥技术服务作用,所以我主动申报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创新运用》这项课题,我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它,这是我的初心使命,也是我的责任担当。”目前,已经在茂兰镇拉岩桑蚕基地,在已建成蚕房800平方米蚕房内,用镀锌钢管焊接,每组两层蚕台,共74组,有效养蚕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已经安装完毕,设备正在调试和完善中,明年养蚕即可投入使用,有力地助推了荔波县“一县一业”桑蚕产业的发展。
贺海波团队是由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和老师组成,这一次他们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申报了《荔波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治理研究——以传承发展优秀文化的实践为例》课题,目的是聚焦荔波农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和生活,探索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经验与方法。10月中旬,课题负责人率队深入佳荣镇大土村、黎明关水族乡尧古村、朝阳镇洪江村蹲点调研8天,采取政策研究、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系统分析等方法,全面总结提炼荔波县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创新经验,形成针对荔波县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的政策建议。通过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发现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为荔波的乡村振兴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勇于破题 建功必定有我
建功必定有我,就是要敢于担当有作为。社会各界人才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破题中提升人才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发挥各类人才参谋助手作用,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人才在领题破题中实现“人人尽展其才”,产生的社会效益逐渐凸显。
县气象局申报的《荔波县暴雨洪涝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研究》,建立模型和系统,找到各个区域较为客观的暴雨洪涝预警指标,提前防范暴雨洪涝灾害更加精准,将人为可控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本项目的研究也将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县、乃至全州更加科学客观的暴雨洪涝灾害预警指标研究奠定良好的科学支撑。
洪江村旅居人才积极发挥人脉等优势,申报的4个课题都与乡村文化、人文风情紧密关联,对打造洪江艺术村以及我县的形象、内涵、知名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如:张钧舜导演申报的《舞台剧<福马传奇>剧本创作》,《洪江之歌》作词作曲及拉偶乐队组建等,通过前期扎实的采风活动,梳理了在脱贫攻坚中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担负脱贫攻坚的责任,以及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整体人居环境以及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变化为主要内容的词曲创作和舞台剧本编写,彰显了我们新时代基层干部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甘做“铺路人”,传递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以“小我”成就“大我”的担当作为精神。
善于解题 成事贵在实干
“这黄黄的是个啥?看起真是稀奇哩。”这是莫永坤在向广大群众推广黄金百香果的时候来自群众的发问。
“的确,黄金百香果是我县的新兴产业,荔波县农技干部从未有过黄金百香果种植经验与管理经验,甚至有些技术干部都不认识黄金百香果,更不用说群众了。”荔波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莫永坤说。
目前,荔波所种植百香果的苗,主要从广西、福建等地采购调运来的。这些苗质量相差较大,带病苗、弱苗占比较大,致使种植后总体长势较差,而国内外对黄金百香果种植管理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可提供参考技术依据少。在这种形式下,莫永坤积极与省农科院建立服务关系,主动学习百香果种植与养护相关知识。与同事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理论,一边搞实践,卷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采集样本,搞试点,经过育苗、搭设棚架 、整枝修剪、施肥、水分管理的系统工作,我们的黄金百香果终于长出来了,黄橙橙的百香果挂在树头上,像极了一颗颗璀璨的星星。试点成功后,莫永坤积极向上级汇报,继而进行全面推广,组织科级干部与群众进行针对性培训,手把手教群众如何种植与养护, 以及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在田地间发挥热情与干劲,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目前,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081亩,共吸引8家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百香果产业实施,带动1169户4356人群众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549户2033人)。并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在对口帮扶城市的帮助下,建立广州江南果蔬市场“荔波专用档铺”,大力推进“荔果出山”,为我县的产业扶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干是成事之道、发展之基、立业之本。古有商鞅、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今有一批批人才推动着荔波人才强县。正是靠着实干,才促使了荔波的发展,也唯有“实干”,方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正是我们如何引导各类人才去“定题”“领题”“破题”“解题”,从而集中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盲点问题。新时代只有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断推动人才担当作为,给予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还要广大人才示范带动,解决实际、具体问题,才能将新时代的干事创业的实效惠及人民群众。(欧阳明)
![]()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