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黔西南:“六个”大踏步,踏上全新发展旅程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9/4










9月3日,记者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已从曾经边远、闭塞、贫困、落后的一个州,转变成如今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踏步前进的“新大州”。

黔西南州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诞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成立),也是全省3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黔西南州经济增速和社会进步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全州经济发展大踏步前进。建州以来,全州经济加速发展、总量持续提升、质量稳步提高,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4.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63.77亿元,增长了277倍,年均增长12.3%。更为可喜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综合指标测评由长期全省“挂末”上升到第四位,今年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保持全省第一位。

决战脱贫攻坚大踏步前进。黔西南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打好“四场硬仗”,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全州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3.23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75%下降到5.02%。33.85万群众搬出了深山区、石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胜利。建成“组组通”公路4696公里,提前一年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231个,全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城镇化进程大踏步前进。建州以来,全州上下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建设快马加鞭、城乡一体快速融合,全州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7.2%提高到2018年的46%。

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前进。建州以来,全州森林面积从1982年的22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昔日的“石旮旯”变成了美丽的“花果山”。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踏步前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州在校学生74万人,比1982年增加51万人;学校专任教师4.45万人,比1982年增加2.1万人;本科录取1.26万人,比1982年增加1.1万人,本科录取率首次突破50%。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州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医生数分别达4.72张、1.57人,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中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全州126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10个、乡镇文化站126个,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46%、96.87%;查白歌节、苗族风情节、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

城乡收入大幅提高。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7元,是1982年的58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5元,是1982年的61倍,年均增长12.1%。

黔西南350万各族人民正阔步走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继续奋力开创黔西南州更加美好的明天。(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