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王秀芳 摄
人民网贵阳7月13日电 7月12日,记者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深化务实合作 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将于7月22日-7月26日在贵安新区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
据介绍,今年交流周活动将继续围绕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服务夯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支柱、服务贵州乃至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理念,从主题策划、框架设计、务实创新、亮点呈现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布局。
项目设计方面,将积极围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职业教育合作、学前教育合作、高校创新创业合作、汉语国际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培训项目、青少年交流等10个平行主题,举办包括现场展示、展演及开幕式在内的综合开幕活动和21项子活动。
与往届不同,参加今年交流周的国家除中国和东盟各国及去年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瑞士3个特邀伙伴国外,又新增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墨西哥、蒙古等4个特邀伙伴国。届时,各国将围绕当前“数字经济”“轨道交通”“校企合作”“电子商务”“智能科技”“传统医药”等热门内容开展交流。
同时,还将积极推动中马、中泰等国在教育领域及高校间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展示40余项职业教育合作成果,提供百余个中国和东盟国家奖学金名额。预计展示成果涵盖高质量的多、双边校际合作,内容更加丰富的青少年交流以及惠及双方民生的职业教育合作、契合双方发展战略的高等教育合作和特色鲜明的跨境办学等。
此外,本届交流周还有颇多亮点,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教育部、学校和机构首次在交流周平台申报自主承办项目共计19项;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新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高校项目将落户交流周,进一步拓展贵州高校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助力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成果展”将在本次交流周期间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为向中外嘉宾充分展示贵州教育发展成果和人文特色,突出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取得的成效,交流周活动期间,还将安排包括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及其展示馆、清镇职教城实训中心、贵阳孔学堂、大学城双创园、贵州省轨道交通就业实训基地、平塘天文小镇—中国天眼、坝陵河大桥等多条反映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文化考察路线供与会嘉宾参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