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州恋歌》走进东盟国际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2019/10/07

  这几天,我们通过《贵州恋歌—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目看到了贵安新区的“一城一带”,今天我们将通过中国东盟国际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去看看贵安新区开放交流的“第一窗”。

  记者董旭说:“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数字频道记者董旭,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的圆桌会议厅,这里也可以说是贵安新区国际‘朋友圈’的一道‘缩影’。”

  就在2个月前,来自中国、东盟十国及德国、俄罗斯等7个特邀伙伴国的2400余名教育界代表,跨越山海阻隔围圆而坐,共商合作大计。从2017年贵安新区被确立为永久会址以来,这里共见证了300余项国际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贵安的“档期”也愈加忙碌,5月2019数博会贵安分会场、9月2019贵洽会贵安分论坛也都在这里拉开大幕,如果说花溪大学城是贵安新区“一城一带”建设规划的“主引擎”,那这里便是贵安新区开放交流的“第一窗”。

  这几组照片分别于2013年和2019年,在同一地点记录下的影像。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片占地60余平方公里的花溪大学城从“荒山野岭”到“现代新城”,历程不过短短五年,而今却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而要想真正领略到这座“白手起家”的花溪大学城所演绎的“速度与激情”,我们还需走上云台,步入青云。

  董旭说:“我的脚下正是花溪大学城的中轴点,自此以南是大学城的核心区,也是高校聚集地,目前已入驻贵州师大、贵州医科大、贵州民大等十所省级高校,集结了16余万师生,囊括了贵州教育、医疗、金融、大数据等全领域的后备人才。”

  董旭说:“再来看我的右手边,这片区域被称为“北部综合配套服务区”,主要为大学城提供产业落地和生活配套等服务,大家从我身后这些醒目的企业标牌就不难发现,这里已入驻有百度、阿里、微软等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服务企业。同时这里也被称为贵州大学生创业的“圣地”,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双创项目都需经过“校内孵化”、“双创园加速”,最后入驻到这片“数字经济产业园”,可谓是“鲤鱼跳龙门”,目前这里仅一期就已入驻200余家企业。”

  作为一座发展中的“新城”,“乐业”更需“安居”,目前在我周围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栋栋住宅小区正拔地而起,以葡澳建筑为主题的贵奥时代广场、集聚东盟十国特色的东盟小镇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镶嵌其间。目前大学城已建成100余万方住宅,售出7000余户,置业者中既有“村民转市民”的“回迁民”,也有慕名而来的“贵漂人”,不管来自何方,如今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新时代的贵安人”,他们也有同一个目的“建设家园、惠享贵安”。

  董旭说:“此时此刻站在高空俯瞰贵安,我不禁会回想起近年来我们在记录贵安各领域攻坚克难的一幕幕场景,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贵安干事创业的"速度和激情",如果说贵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是一条新时代的“长征路”,前路漫漫而今我们刚刚起步,我想,贵安新区朝着"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迈进的足迹,正是对“新时代长征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