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田间,只见镇宁县江龙镇锦绣村“校农结合”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菜农们高兴的忙着分拣、装袋、装车,大家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
锦绣村是镇宁县贫困村之一,距县城28公里,本着“扶真贫、真扶贫”的思想,锦绣村第一书记方海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安顺市二中有关领导,认真谋划“校农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最终与安顺市二中订单式种植土豆13亩,以此促进产销对接,畅通扶贫对接机制和农产品信息,确保贫困户增收。
“既然来了,就不能干看着,总得为群众做点什么,如今锦绣村虽然出列了,巩固脱贫成效成了当前的工作重点,我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村里的‘菜园子’畅通链接安顺二中食堂的‘菜篮子’,确保锦绣村贫苦户的钱袋子能鼓起来。”锦绣村第一书记方海自豪地说。
2018年,锦绣成立了村级农民合作社,把村里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以此调动群众参与“校农结合”的积极性,坚持村级合作社的经营主体作用,实现农产品产、供、销有机衔接,利用订单式种植将土豆实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刚开始让村里面大规模种植土豆,我当时心里是没底的,甚至还在犯嘀咕,这能卖几个钱?一听说这是让群众变股东,每年年终就可以分红,土豆种出来,还可以直接送到学校食堂不愁销路,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看着地里丰收的土豆,我真的打心眼里觉得高兴、踏实、安心。”锦绣村支书卢刚兴奋的告诉笔者。
据悉,锦绣村目前已采挖土豆4400斤,除了定向运送至安顺市二中食堂外,已经有好几个蔬菜经销商主动对接要购买土豆,纷纷表示:“能上得了学校餐桌的农产品,我们放心!”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13亩的土豆销量完全不成问题,土豆售罄后,按照核定的比例对全村61户242人建档立卡平困户进行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
如今,锦绣村土豆丰收了,“菜园子”到学校食堂“菜篮子”畅通了,贫困户腰包“鼓起来”了。下一步,江龙镇会继续壮大“校农结合”的产业发展规模,让“校农结合”在脱贫攻坚实战中攻坚克难结出累累硕硕,走出属于群众“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文/图 杨庆玲)
![]()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