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仁怀:以红色文化引领“中国酒都”旅游“接二连三拉一”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2016/12/12

被誉为仁怀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活字典”的仁怀市红色专家穆升凡津津有味地给记者讲起了红军与茅台酒的故事。冯四方 摄

人民网12月11日仁怀电 12月10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走进贵州仁怀,在“国酒之乡”——茅台镇感受红军“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神来之笔”。

“中国酒都”仁怀市地处黔北边陲,赤水河畔。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沟壑纵横,坡陡谷深。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加之气候、植被、土壤差异显著,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位于仁怀市的茅台镇,因孕育了神秘的茅台酒而闻名天下,作为华夏历史上一个西南传奇重镇,历经岁月的淘洗,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充满了传奇与精彩。

清晨的茅台镇,酒香弥漫,美不胜收。茅台渡口,矗立在朱砂堡顶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和茅台渡口纪念碑一起,俯瞰着日夜向前奔流的赤水河。四渡赤水纪念馆门口,等待参观的人已经排好队,等待早上八点半准时开馆。

“四渡赤水开始之前,就在纪念馆这个地方,有一天周恩来抱着个酒坛子跟毛主席说,我今天请你喝茅台酒,但是这酒不能白喝,你得把摆脱敌军的战略构想拿出之后才能喝。这时,面对着涛涛赤水河,毛泽东将如何调出川军的战略全盘托出。就是这个战略,让红军从被动转向主动,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茅台渡口前,被誉为仁怀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活字典”的仁怀市红色专家穆升凡津津有味地讲起了红军与茅台酒的故事。

1935年1月至3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3月16日晨,红军工兵连到达茅台,并通过架设浮桥、撑船、涉水等方式成功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域。

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河之后,蒋介石调集重兵企图把红军消灭在古蔺地区。当敌军向古蔺合围尚未形成之时,红军便在3月21日晚秘密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复黔北,续沙滩、合马、三合、火石、大坝、高大坪、喜头、学孔、苍龙、坛厂、长岗等地,并于3月31日从大塘河、梯子岩南渡乌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甩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中的第三渡发生在仁怀市茅台镇,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转危为安的关键。可以说,长征胜利从茅台三渡开始。”由于长期致力于地方史和红军长征研究,穆升凡对仁怀地域上发生的长征故事甚为熟知。据他介绍,红军长征328天,在贵州129天,在仁怀就用了76天,是红军转战途中时间最长的县份之一。因此,在仁怀有大量的红色文化可以挖掘。

据介绍,目前,仁怀拥有的各红色旅游的景点、旧址、纪念馆20余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从分布情况看,主要分布在茅台、中枢、鲁班、坛厂、长岗、沙滩、火石岗、大坝、喜头等乡镇,主要集中在以茅台为中心的遵义经茅台至习水公路一线,重点有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国酒文化城、怀阳洞、梅子坳、鲁班红军烈士陵园、长岗毛主席住地、吴公岩、仁怀博物馆、解放仁怀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地。

“早在1998年仁怀就被贵州省划定为革命老区,在这里,酒文化与红色文化早已水乳交融,发展红色旅游也与现在正在推进的工业旅游十分契合。”据仁怀市旅游局副局长魏华介绍,茅台镇目前正着力打造的四渡赤水纪念园,就是中央红军于1935年3月16日—18日在茅台山羊坳、朱砂堡、银滩三渡赤水河的革命纪念圣地,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的重点景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和茅台渡口纪念碑也被纳入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目录,茅台渡口还在2014年入选了《国家地理》十佳拍摄点。

“发展旅游产业是酒都仁怀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新高地的有效路径,也是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仁怀市副市长胡杰表示,近年来,仁怀市以红色文化作为旗帜和精神引领,集聚资源优势,目的就是要以旅游带动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大,促进旅游“接二连三拉一”融合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引爆点。

“进入21世纪,仁怀市将全面开启了旅游发展的全新的时代。”胡杰表示,仁怀除了大家熟知的酒文化、红色文化,其实还有丰富的盐运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文化。目前,仁怀市正在将这些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保护,按照“一乡一特”的规划来发展旅游。

为了让游客在“游”中感受酒都之美、在“行”中纵享酒都之乐、在“住”中体会酒都之韵、在“食”中品味酒都之特、在“购”中感受酒都之别、在“娱”中体验酒都之魅,“十二五”期间,仁怀加速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并将之与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仁怀累计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23.2%。而随着仁赤高速、茅坛快线建成通车,赤水河旅游公路开通,昔日三不沿的内陆县市,形成了连接周边县市的1小时交通圈。茅台机场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大交通的形成,成为仁怀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据了解,目前,仁怀市已经完成茅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10个、国酒文化旅游区项目5个、赤水河文化旅游带工程项目3个、泛盐津湖文化旅游景观带工程4个、红色乡村旅游示范带工程5个、旅游接待宾馆等基础设施项目8个,生态文化旅游带实施项目35个。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和申报创建,国酒文化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仁怀市茅台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茅台酒厂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鲁班生界“苗山人家”乡村旅游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盐津河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坛厂温泉、怀阳洞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区,品牌效应的日益彰显,激活了仁怀旅游业“井喷式”增长,今年预计接待游客5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