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连云港市强化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形象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连云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6/29

  长期以来,受带状城市形态的限制,连云港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不论是集聚功能还是辐射功能都较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两灌离淮安、东海离徐州距离近,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港城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尽完善,对周边的吸引力不足,更谈不上对周边以及更大范围的拉动和影响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未来将承载诸多的国际交流活动,城市功能的提升十分重要。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连云港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配套,提升功能品质,伴随着海滨大道快速扫尾、环山路路基贯通、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陆续投用、新的城建投资建设实体的开始组建———国际性海滨城市形象持续刷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公共配套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突出了城市的载体功能,坚持量入为出,把有限的城建资金投入到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功能配套,快速提升宜居环境,让城市更美。围绕着提升基础配套能力,连云港市加快推进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蔷薇湖应急水源输水泵站建设快速推进,管网部分开工建设,海州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加快实施,东海尾水管道基本完成。特别强化供气、供暖、污水等市政管网这些“看不见”的工程建设和改造,真正体现城市“良心”。今年1-5月,新增供水、排水管网各10公里,更新改造供气、供暖等老旧管网40公里。

  在提升城市商务办公、教育科研、健康养老、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方面,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加快推动万达广场、金鹰商业、体育学校等地块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实施白虎山批发市场改造,加快科创城、文化城等区域配套项目建设,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年内基本建成。

  加快市政道桥建设,提升海滨城市形象

  近年来,连云港市城市发展所需的路网支撑,以及建筑规模、基础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建设形成一个快速推动的态势,临海现代城市风貌一年一个新的变化。

  围绕着“改造重要区域、疏通关键节点”,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完成13亿元投资,积极畅通城市循环。目前,海滨大道快速扫尾、环山路路基贯通,文苑路、科苑路等70条新建道路加快推进;人民东路、建设西路等9条断头路有序实施;秦东门大街、镇海路等66条破损道路维修正在扫尾。

  重组整合城建投资实体,全力服务城市建设

  今年是深化改革之年,连云港市提出坚持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对拥有一定实质性经营业务和可经营资产的城市建设投资等平台,实行政企脱钩,减轻企业负担,推动转型发展,提高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当前,城建投资实体重组整合有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通过重组整合,连云港市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以服务城市建设、化解政府债务、运营国有资产为核心的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并通过若干重点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连云港市还将深化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改革,进一步理顺投资建设机制和运行管理体制,探索组建政府主导的公用事业专业化公司,强化项目运营保障,实现良性发展。

  创新城市建管模式,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在城市建管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启动地下共用管网系统的前期工作和建筑工地管理实时监控等城乡建设管理新模式,着力探索海绵城市、被动房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积极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办法,探索通过市政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方法,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发展基金的导向功能和城市投融资平台筹资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

  在把控好城建项目建设时序的基础上,对一些建成的道路桥梁、城市景观、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花果山酒店、海州湾会议中心、市体育中心、文化城等项目,都强化了后期管理,切实发挥其功能作用。同时,城建等部门不断强化管理养护,加大了渣土车治理、绿化养护、管线维护等工作力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