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淮安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 11月较同期增长40.1%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新闻网2016/12/27

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长40.1%,其中出口16.5亿元,增长35.9%;进口5.5亿元,增长54.6%。

外贸进出口降幅连续四个月收窄。今年以来,全市外贸进出口总体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从月度数据看,一季度进出口下降11.1%;此后,受去年高基数以及外贸数据暂缓的影响,1-7月外贸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3.9%;但自8月份以来,受庆鼎、韩泰、富誉以及新国加工贸易回暖的推动,进出口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1-11月进出口208.8亿元,进出口下降5.1%,降幅较1-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较为稳定,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进出口倍增。2016年1-11月,全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08.8亿元,同比下降5.4%,占全市外贸比重的52.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进出口商品为铅酸蓄电池、汽车零部件、钢铁制品和衣帽服装织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期,我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8亿元,下降11.9%,降幅较1-7月收窄18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比重的42.2%,较去年同期微降3.3个百分点,主要进出口商品为橡胶轮胎、棉纱衣帽服装、二极管与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我市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贸易结构较为稳定。与此同时,1-11月综保区物流货物进出口9.7亿元,增长5.3倍,以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等IT类商品为主。

劳动密集型以及农产品等行业出口情况较为稳定,部分IT产品进口逆势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情况较为稳定。1-11月,我市出口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家具等7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56.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我市同期出口总值的35.1%。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2.3亿元,增长7.4%;出口纺织纱线织物18.9亿元,增长4.6%。同期,我市出口蓄电池10.2亿元,增长2.0%,主要是理士电池出口;出口农产品2.3亿元,增长4.8%,主要出口商品为食品、桉叶油、泡菜和水海产品等。进口方面,1-11月,我市进口二极管5.6亿元,激增533.5倍,主要是庆鼎进口;进口液晶显示板2.5亿元,增长14.1%,几乎全部为虹翔电子进口。

部分重点企业产能释放。IT产业作为我市优势产业,外贸支柱作用发挥明显。11月当月,庆鼎精密电子进出口2.2亿元,企业进出口排名第一,1-11月进出口12.6亿元,进出口排名第二,仅次于韩泰轮胎;富誉电子11月当月进出口1.1亿元,增长27.2%,1-11月进出口10.3亿元,增长27.6%。和兴汽车11月当月进出口6234.4万元,增长1.7倍,1-11月进出口5.1亿元,大幅增长1倍。另外,11月,德科码半导体进口5941.8万元设备,预计投产之后,将进一步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期我市部分重点企业产能扩大、进出口放量,致我市外贸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