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6淮安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产业集聚加速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新闻2017/01/06

  工业经济是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主力军、领跑者。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微观运行困难的情况,全市工业战线克难奋进,坚持项目为王、工业优先,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存量改造、科技强企、主体培育、服务升级”五大行动,特别是全员合力稳增长,全力以赴攻项目,全面支持促创新,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总体运行平稳、产业集聚加速、企业创新融合步伐加快等特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员合力稳增长,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坚持“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月一次工业运行分析暨项目推进联席会、一月一次市长企业家恳谈会、一月一次企业问题交办会办会、一月一次项目“三榜”媒体公布和一季度一次产业发展分析、一季度一次项目现场观摩,特别是每月召集所有县区和22个部门召开运行分析暨项目推进联席会,市县联动、部门齐动协调问题、推进工作,助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深化“1086”挂钩机制推动工业发展,由市经信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挂钩10个县区、8户市直重点企业和“4+2”优势特色产业,把责任落到实处、压力传递到人,确保形成强大执行力。强化工业“六大服务平台”,依托千企帮扶、联席会议、企业家恳谈、工业品在线、低息统贷、过桥资金等平台,“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难题。全年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8187万元。一系列举措和扶持政策,形成了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合力。2016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703.4亿元、增长12.4%;实现增加值1460.2亿元、增长9.9%,高于全省增幅2.1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四位,其中,当月增加值147.14亿元,增长10.4%,增幅全省第三位;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308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全省第三位。

  全力以赴攻项目,优势特色产业呈现集聚“加速度”。我市坚持“项目为王”,源头抓招商、落地抓推进“双管齐下”,推动产业持续壮大。2016年3月27日,总投资150亿元的图像传感器芯片CIS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淮安高新区,项目建成后年生产24万片12英吋集成电路芯片,将填补我国自主产权CIS产业空白,打破我国高端图像传感器芯片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可实现年销售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人左右。2016年8月27日,澳洋顺昌超百亿级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园成功引进,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又一百亿元重特大项目的突破。总投资130亿元的淮安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项目,是去年引进的第三个超百亿元项目,项目占地200亩,年产50万片相变存储器,其中一期投资30亿元,占地100亩,年产10万片相变存储器,项目从去年9月20日签约到9月28日开工,仅用时8天。敏安电动汽车获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实现整车制造零的突破。臻鼎科技、实联化工医药用盐、清浦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2016年1-11月,全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9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138个;新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00个;预计全年,全市“4+2”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突破4100亿元,其中,继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过千亿之后,食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全面支持促创新,企业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我市着眼存量改造,抓住转型升级有利时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2016年,井神盐化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零的突破。我市超过1200户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改投入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超过45%。今世缘酒业建成酒类行业第一条机械化酿酒生产线;膳魔师家庭制品、杰杰工具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建设;纳沛斯半导体、艾科维科技等5户企业获评省级智能示范车间,累计获评16户,数量苏北第一。1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入选数苏北第二。22个技术创新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今世缘获评工信部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与井神盐化一起获评江苏“自主工业品牌50强”;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0个,节约标准煤6万吨,超额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实联化工被评为全省纯碱行业能效“领跑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