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月淮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12/30

   今年以来,淮安市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两大目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重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趋好、质态提升、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总体态势。

  (一)农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出台关于“4+1”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实施意见,启动优质稻米、高效园艺、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产业各行业发展规划编制。“4+1”现代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工程发展指数苏北领先,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跃居全国和苏北首位。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3%,增幅全省第二、苏北第一。1-11月份,全市已有1013户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69.9亿元,同比增长87.3%,增幅全省第二;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1%,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澳洋顺昌LED外延片等7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数量苏北第一。

  (三)服务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以特色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4+3”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2015年加快发展“4+3”服务业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做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做大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1-11月,预计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85亿元,同比增长10.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9%,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预计实现“4+3”服务业特色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6.5 %。

  (四)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截至11月底,全市222个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90.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6.02%。12个市责任项目共完成投资128.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6.93%。其中:淮安水渡口金融集聚区、白马湖综合开发、淮安敏实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中兴4G智慧产业园等11个项目进展顺利。5个省市联合项目中,盐淮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农业综合扶贫开发、省际高速公路项目、黄河故道农业水利综合开发项目、连淮扬镇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徐宿淮盐铁路开工建设。

  (五)财政收入升中趋稳。1—11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467.08亿元,增长10.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1亿元,增长14.4%。全市税收收入260.65亿元,增长14.2%,增幅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4%,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393.75亿元,比年初增加387.02亿元,同比增长18.93%。各项贷款余额为1838.75亿元,比年初增加221.2亿元,同比增长14.7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