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农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出台关于“4+1”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实施意见,启动优质稻米、高效园艺、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产业各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家庭农场发展迅速。全市新增认定家庭农场465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6%,累计1363家,规模经营面积40.819万亩。扶贫开发成效明显。9月底全市6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完成目标的78.2%;14.3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完成目标的84.2%。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852.28亿元,同比增长16.8 %; 增加值1077.03亿元,同比增长11.5 %,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工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1-9月份,全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产业集聚持续加快,“4+2”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7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6.8%。
服务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以特色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4+3”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2015年加快发展“4+3”服务业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做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做大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1-9月份,全市预计实现“4+3”服务业特色产业增加值616.9亿元。202个5000万元以上 “4+3”服务业特色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4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0.1%。29家省、市服务业集聚区预计完成营业收入210亿元,实现利润14.5亿元。按下“互联网+”工作“快进键”,启动编制《淮安市“互联网+”实施方案(2015-2018年)》和21个分项行动计划,互联网与三次产业的加快融合发展。
二、三大需求平稳增长,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62.42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幅全省第一。截至9月底,淮安市222个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653.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10%。12个省重大责任项目共完成投资110.5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5.06%。其中:中石油淮安岩穴LNG储气库、淮安水渡口金融集聚区、白马湖综合开发、淮安敏实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等9个项目进展顺利,中兴4G智慧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5个省市联合项目中,盐淮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农业综合扶贫开发、省际高速公路项目、黄河故道农业水利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徐宿淮盐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年内开工几成定局;连淮扬镇铁路我市境内红线放样基本完成,调查摸底核量超计划完成60%,在沿线四市中位居第一,将正式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消费需求增势平稳。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鼓励引导信息、旅游、家政等消费,1-9月份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54亿元,同比增长12.1%,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
外资外贸难中求进。1-9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0.06亿美元,同比下降0.4%,其中出口22.3亿美元,下降1.9%,进口7.76亿美元,增长4.5%。1-9月份全市新批外资项目84个,协议外资7.7亿美元,到账外资7.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降幅低于全省4.4个百分点。
三、财政金融升中趋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财政收入升中趋稳。截至9月底,今年全市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数336.2亿元的81.4%。其中,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占比达81.2%,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08.27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位居全省第三;各项贷款余额1810.18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位居全省第五。
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1-9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903人,再就业287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493人。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为129225人,126947人,缺口为2278人,求人倍率为1.02,市场供求总体平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