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优势,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8月22日,淮安市委六届第153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加快南向联系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体要求,提出将淮安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江三角洲北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总体战略定位。
一是构建长三角北翼重要生态屏障。加快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力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淮河入江水道、京杭大运河等河道整治。
二是构建区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与长江航道联系,实施淮河出海二级航道工程,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强化铁路运输网络,建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优化公路运输网络,拓展航空运输网络。
三是构建长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北现代服务业高地,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与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城市群的联系,推进宁淮同城化;构建布局合理的淮安都市区,形成“一核五区”都市区格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市域副中心,重点扶持1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
五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帮助企业在主要贸易伙伴国享受通关优惠政策;强化开放载体支撑力,支持涟水等开发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时,《方案》还排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园区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4大类26项分年度实施的重大项目,并明确了责任单位,为实施方案的落实提供项目支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