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月淮安市就业形势分析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10/14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淮安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虽然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903人,再就业287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493人,8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2%,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目标的序时进度。1-9月份,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为129225人,126947人,缺口为2278人,求人倍率为1.02,市场供求总体平稳。9月份,全市共调查企业2370家,用工总量为253462人,同比小幅增加。 

  二、就业变化特点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降幅明显收窄。1-3季度,城镇新增就业环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基本上达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为53903人,同比减少0.69%,环比增速为16.52%,其中3季度,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718人,占城镇新增就业总数的44%,同比增加47.75%,环比上升58.55% 

  二是二产吸纳就业能力增强。3季度,制造业吸纳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1513人,占吸纳就业总数的53.24%。今年以来,制造业共吸纳城镇新增就业的总数为21625人,占城镇新增就业总数的40.12%,其它吸纳就业人数排名靠前的行业分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12.28%6.2%5.74%5.52%。内资企业仍然是淮安市吸纳就业的主体,吸纳人数为33113人,占比为61.43%,港澳台投资企业吸纳人数为14257人,占比为26.45% 

  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同比下降。截止20158月底,全市外来务工人数为85232人,本期新增18261人,同比下降23.1%,环比增加37.3%。按产业分布分,第一产业273人,第二产业13286人,第三产业470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9%72.76%25.75%。按行业分布分,制造业最多,为12568人,占68.82%;在计算机服务等新兴业态企业为186人,占1.02%。按学历层次分,初中及以下学历为76.92%,大专及以上学历为23.08% 

  三、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一是三季度总体用工需求下降。1-9月份,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为129225人、126947人,缺口为2278人,市场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第3季度,受制造业用人需求下降的影响,总体用工需求下滑。全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共发布用工需求37381人,进入市场登记求职人数为36672人,求人倍率为1.02,同比,用工需求下降6.8%,求职登记下降6.1%;环比,用工需求下降15%,求职登记下降14.8% 

  二是三产需求上升,技能型人才成为“香饽饽”。3季度,一、二、三产业用人需求分别为137人、18264人、18980人,分别占0.37%48.86%50.77%,同比,第二产业需求下降24.5%,第三产业需求上升19.6%;环比,第二产业需求下降20.4%,第三产业需求上升9%。第三产业用人需求超过第二产业,占比超5成。从求职人员构成来看,淮安市求职者仍以本市人员为主,外埠人员减少,本市人员占求职者总数的比例超过85。新成长失业青年和本市农村人员最高,分别为15548人、11811人,占比42.4%32.21%,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3.57%。职业匹配上看,单位负责人需求增长较快,且始终居高不下,说明企业用人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用人思路逐步放开,高级管理人员职业化逐步成为发展的趋势,需求同比增加了179.7%。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人员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岗位对技术技能有明确要求的占比超过半数,为51.77%,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要求技能要求的需求下降了50.4%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