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季度淮安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4/15

  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对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淮安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就业形势调研、专场招聘、春风行动、服务用工、创业培训、强化帮扶等举措,使淮安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226人,新增失业159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3%。调查企业1453家,用工总量为197698人,新录用人员29918人,退工7288人;全市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招聘单位1318家,用人单位登记需求47849人。

  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城镇新增就业与去年同期总体持平、重点人群就业未现较大波动。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226人,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39%。从产业分布上看,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升。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仍然贡献最大。排前五位的为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共占64.8%。个私企业吸纳新增就业占比52.6%。在重点人群就业上,列入统计的6758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实现就业5394人,就业率90%以上,其中单位就业和自主就业创业分别是85.9%、12.1%。一季度实现困难人员就业1508人,同比增长1.1%,其中实现灵活就业占比为81%。

  城镇登记失业率未现明显波动。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3%,同比增长0.01%。全市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1042人,就业转失业人数为12612人,占比为59.9%,新成长失业人员为8430人,占比为40.1%。全市新增领取失业金1427人,同比减少8%,本期领取11833人,同比增加19%,环比减少8%,停止领取1371人,同比增加13%,环比减少25%。全市列入失业动态监测企业67家,3月底在岗59089人,减幅2.14%。增员企业15家,占比22.39%;无人员增减企业31家,占比46.27%。全市发生减员企业21家,占比31.34%,累计减员545人。减员的主要原因为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季节性减员、订单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企业用工总量稳中有升。在开展调查的1453家企业中,用工总量同比上升0.2%,环比上升2.9%。企业新录用人员同比上升14.3%,环比上升57.5%。企业退工同比减少13.6%,未出现明显的行业性、规模性裁员现象。在产业分布上,第二产业仍是用工主力,占比80.3%,第三产业占比19.6%。一季度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减少2.2%,环比增加43.9%,一季度企业招工41391人次,招工满足率达八成,环比增加53.7%。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持平。一季度,全市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招聘单位1318家,登记用工需求47849人,求职者登记47234人,同比分别减少9.1%、24.1%和23.9%。今年一季度求人倍率为1.01,去年同期为1.03。

  市相关部门表示,今后将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巩固全市就业形势。一是常态开展监测。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加强监控,各县(区)监控20家企业,每周上报用工变化情况;二是强化供求匹配。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站、电视、大屏、手机等多种渠道,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服务;三是服务大众创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政策普惠,构建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体系。为创业者落实好初次创业、营业房租金、贷款贴息等各类补贴。加强大学生、农村青年劳动力等群体的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实施“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五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强就业、社保、维权等政策的宣传普及,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合理确定工资价位,增强人文关怀,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共筑和谐劳动关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