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淮安市累计接待游客216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总收入244.5亿元,增长13.1%。自今年10月周恩来故里在苏北率先创成5A级景区,全市已拥有4A级景区1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进一步提升了“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的城市形象。
龙头景区加速推进。重点围绕“一河一湖一园一线”做文章,加快里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西游记文化旅游区建设,整合推出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自驾游线路,今年续建、新建重点旅游项目4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22.5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118.5亿元。其中里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清江浦1415街区基本建成,慈云寺国师塔主体落成,里运河水上夜游线开通运营。白马湖旅游度假区,已完成白马湖湿地公园南北入口景观工程和景区游客中心建设,白马湖李庄、王骆店两个乡村旅游点建设完成50%。西游记文化旅游区,已建成游客服务中心、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室外部分等等一批项目,还将新建或续建古淮河自行车运动公园、古淮河采摘园、西游乐园等项目。
宣传推介形式多样。积极承接省大运河旅游推广月活动,成功举办了清江浦开埠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国大运河美食文化节、淮安龙宫大白鲸欢乐世界海洋狂欢节、白马湖渔家风情游等旅游活动,策划举办了百车万人游淮安、淮安金牌旅游小吃民间选拔大赛、台湾美食交流等活动,西游集团参与出品的电影《大圣归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获得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淮安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组织实施淮安旅游公共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实施五项工程,提升“游在淮安”旅游品牌。实施旅游厕所工程,全年新改建旅游厕所48座,推动“厕所革命”。推进交通标志标牌工程,所有3A级以上景区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道、城区重要道路、重要交通节点设置更换引导标牌。建设智慧旅游覆盖工程,制定《淮安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在重点景区设置60多个免费WiFi点,推广旅游官方微信,推出旅游手机APP,旅游电子触摸屏实现3A级以上景区及游客集中场所全覆盖。加快景区通达工程,提升景区外部交通可进入性,策划里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循环观光线路,设置旅游线路公交站点、更换老旧站牌。实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结合“五城同创”,集中开展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成立了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实体机构,景区管理权由多部门向旅委过渡,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统一管理。创新行业管理机制,明晰旅游部门行政管理范围,逐步实现旅游等级景区等旅游品牌评审工作由协会开展。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成立西游集团、里运河、白马湖旅游集团公司,以旅游项目、旅游资源、旅游经营权融集旅游发展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和功能性配套项目。创新旅游景区经营体制,探索实施国有景区经营权有偿转让,加快推进盱眙、金湖等地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创新旅游企业经营机制,放开准入门槛,吸引各地知名旅游企业来淮设立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子公司。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