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全面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并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该市发展机遇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未来5年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工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20年,力争达到8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800户,100-500亿元企业6户,500-1000亿元企业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4。
十三五”时期,全市聚力聚焦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智慧、海洋经济和高端装备及材料五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纺织、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传统产业,协同配套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和总集成总承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绿色高端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根据现有产业分布与区位条件,进一步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打造市区新产业高地,构筑沿海蓝色经济带,发展市域绿色产业群,建设镇村特色创业园,促进产业布局与空间开发优化发展。
《规划》还明确,未来5年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产业创新“十大工程”,打造新产业经济标杆;推进“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增强工业转型升级支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凝聚内涵式发展动能;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厚实镇村经济发展土壤;推进绿色生产制造,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