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盐城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朱克江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讨论研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与管理等工作。他强调,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站位全局谋划改革,注重实效推动改革,强化部署发力改革,坚持准发力真落地,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着力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荣平、戴元湖等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与管理的意见》,要求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实施。会议还听取了关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关情况汇报,要求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制度要求,以紧凑型开发、开敞型保护为基本导向,抓紧编制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完善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先后对行政体制、国企国资、文化体制、党建制度、户籍制度等领域改革作出具体部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改革的活力红利正在加快释放。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改革工作对于“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站位全局谋划改革。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改革、引领发展,把绿色贯穿于增长与转型之中,进一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实施绿色化转型等有效途径,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加快搭建制度性框架,认真对接好中央和省里方案,按照实施意见提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加快形成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框架,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为绿色发展集聚更多优质资源。要彰显盐城改革特色,在滩涂资源、湿地资源、盐田资源、“风光”资源等方面,积极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改革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会议指出,要注重实效推动改革。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研究改革方案过程中,要把需要解决问题研究透,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矛盾想清楚,力求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节约、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构建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利用制度创新,在绿色转型、绿色生活等方面构建起完善制度体系。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重点要构建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体系和定价标准,形成“排污者付费、治理者受益”的污染治理格局。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通过试点探索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与管理,重点要围绕增活力、创优势、提效率和控风险的思路,通过制度化设计、科学化运作和规范化流程,充分释放国有平台活力,充分显现国有资产优势,让各类资源充分整合,推动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要稳步推进国有平台资源整合,提高国有平台融资能力。要多措并举提升筹资能力,大力推广和应用PPP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民资进入,提升融资水平。要认真做好风险防范,严格控制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以制度规范流程、明细职责、防范风险。
会议强调,要强化部署发力改革。今年各项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制度完善,突出督察落实,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明确主攻点、找准创新点、突破阻力点,通过改革补齐发展短板和解决薄弱环节,不断为发展打通关隘、扫清障碍,寻求突破。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当前稳增长促转型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以简政放权改革为各类主体清障搭台,以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普惠性、均等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可先行试点的要积极争取,该落地的不能放松,确保按时序进度高质量完成改革目标任务。要加强改革的督察落实力度,抓好部门和地方两个责任主体,抓紧抓实改革方案制定、评估、督察、落实等各个环节,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真正解决问题。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