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城市将推进“全民创业”作为助推绿色转型发展、蓝色沿海开发的重要抓手,将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第一主体,坚持强化扶持、细化服务、活化主体、优化环境“四化”并举,强势构筑大学生“双创”优质生态,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政策扶持有力度。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支持高校学生系、返乡草根系、水乡盐商系、新盐城人系为主体的“新四军”创业兵团的具有盐城特色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其中把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首当其冲、重中之重的主体力量,加以激励引导,宣传发动。为鼓励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门出台扶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专利奖,全市申请专利年均增长24%,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近两年,盐城市评审资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522个,资助金额近10亿元,其中创业项目103个、资助金额2.51亿元,15个创业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分获1000万元资助。
培育孵化有速度。为鼓励引导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是一个主要抓手,今年以来,该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团市委、盐城工学院共建了盐城市青年创业学院,在市内6所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实现了在驻盐高校高职校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覆盖”。根据大学生群体新的创业需求,加快全市众创空间布局,推进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用现有资源集聚优势,让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向众创空间自由流动,目前全市已经建成众创空间52家,其中有13家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备案、3家众创集聚区获得省级试点资格,认定数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已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78个,成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2450家,其中大学生创业园10个,入驻企业总数1011家,孵化成功企业537家,同时新建创业培训基地22家、创业实训基地15家。今年以来,大市区累计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20万元,直接扶持588人就业创业,其中贷款者以大学生为多。
金融支持有强度。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该市积极整合财政、金融资源,破解创业资金难题,增足金融信贷“养分”,市县两级财政设立创新创业资金6.5亿元,用于大学生创业之星大赛优秀创业项目、高端人才创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支持;设立100-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或种子基金,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发放小额贷款1.4亿元,发放各类创业补贴近2000多万元;设立“成长贷”,专门用于支持年销售在1000—2000万元成长性小企业;设立“盐信贷”,专门用于对发明专利、省级以上新产品证书、省级以上商标品牌、企业信用评估值作为质押发放企业贷款;针对各类不同群体需求,该市还设立“青年创业风险池”、“巾帼贷”、“大学生贷”、“村官贷”等18个金融产品。
引导创新有温度。通过比赛营造浓烈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创业是该市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手段。全市举办各类创业大赛28场次,30个项目被评为2015年省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盐城大学生创业创意项目大赛;成功举办“全国青年工业设计夏令营”活动,吸引300多名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生来该市参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