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顺利召开。会上,市委谢正义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全省医改试点机遇,发展健康体育设施,抓好各项民生工程,提升全民医疗健康水平。朱民阳市长从着力推动医联体、分级诊疗的运行格局,着力推动社会合力办医,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出具体部署和要求。会上首次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实施意见》,将推进社会办医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此前,国家卫计委已颁布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几大政策效应叠加,为社会资本进入医药卫生行业扫除了关键性障碍。
一、扬州市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较快。截止2014年年底,全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505所,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1782所的28.34%,其中医院36所,占全市医院总数的57.1%,扬州洪泉医院、友好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东方医院、宝应中医院等5所成为规模较大的民营医院。无床位民营医疗机构总数470所,占26.37%,其中门诊部95所,占5.33%;诊所219所,占12.29%;其它156所,占8.75%。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总数3598张,占全市总床位19765张的18.2%。从全省情况,市民营医疗机构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28.34%,远高于国家要求的20%的要求,但低于全省占比2个百分点;民营医院及床位数占比均比全省低2~6个百分点。
2、投资领域较广。该市社会办医涉及特色专科、美容、疗养、健康服务等多个方向。除了洪泉等6家规模加大综合医院外,还有有玛丽妇科、华东手足外科、微创医院等专科医院,多种多样的美容、康复、养老等医疗机构,以及广泛分布在农村、社区的各类便民诊所。
3、政策环境较好。该市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办医,作为全市理疗资源的补充积极引导、科学监管,在规划布局、事业性收费登记等方面都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标准或扶持政策。2013年,扬州先后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健康和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意见》,超前为社会办医全面“松绑”,更提出很多实质性扶持性政策。
二、影响社会办医的有关问题
虽然该市社会办医取得明显成效,也为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居民医疗消费偏好、民营医院人才缺乏等因素仍制约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
1、居民医疗消费习惯表现出对民营医疗机构缺乏信任。近年来,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给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广大居民对民营机构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不少人认为民营医疗机构“不正规”,医疗消费仍习惯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公立医疗机构轻视、排斥民营医疗机构的情况也屡有发生;一些私立医院(诊所)经营不够规范也加深了居民对民营医疗服务的不信任。
2、医技人才不足,限制民营医疗机构提升品质。目前民营医疗机构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引得进,但留不住的现象,民营医院尖端人才较少,主要聘用从公立医院退休的专家。人才的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也是影响创建特色品牌,导致民营医疗结构整体上表现为体量较小,认可度不高。2014年,该市民营医疗机构门(急)诊疗只占全市的15.5%,出院人次占全市的15.7%。
3、管理能力不足,影响民营医院打创品牌。一些民营医院的投资者对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大、回报慢、周期长、矛盾多”的行业特征研判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往往采取快速回报的短期行为,为此引发的违法违规行为常常屡禁不止,甚至违规执业,违法医疗广告等不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信誉和形象。
三、扬州市推动社会办医的主要举措
扬州市根据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该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实行“非禁即入”扩大社会办医领域、加大扶持政策。
一是多领域吸纳社会资本。该市积极鼓励民间资本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积极鼓励优质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提升个体诊所、门诊部和一级医院运行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该市医疗资源行业特色和区域分布,鼓励民资兴办专科特色明显的专科医院,弥补医疗资源、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欠缺领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对医疗服务需求。
二是多途径扶持社会办医。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制定《扬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6-2020年)》,在市西北分区、南部分区、东部分区分别规划留有二级医院发展空间。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健康和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在西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上海(扬州)国际医学园区,在西部建设中德合作扬州医康养产业示范项目,东部广陵新城建设新城国际医院。在行业监管上,给予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如在人员聘用、专业职务晋升、医疗服务价格、设备购买、定点医疗保险、急救网络体系、重点专科评审等方面一视同仁,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开展特色服务,加强学科建设。鼓励民资兴办专科特色明显的专科医院,如康复、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心理卫生、医疗美容、老年护理等。目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市级重点专科达到4个,扬州友好医院4个。
三是多项政策利好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在《扬州市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应把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交由村卫生室(诊所)承担,全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个人承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都按照提供的服务给予补贴。我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对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都给予相应补贴。在我市的城乡医疗急救网络中,扬州东方医院、扬州友好医院被纳入16个医疗急救点之中。扬州洪泉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分别纳入当地医疗救治网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