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宝应湖、高邮清水潭、仪征枣林湾、江都仙城、邗江蜀冈、广陵夹江、生态科技新城“七河八岛”、瘦西湖、三湾等九大生态中心建设,重点推进85个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去年进一步明确要全力建设扬子津科教园生态中心。扬州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立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累积,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中心建设工作网络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调服务,并常态化开展跟踪督查,推动全市生态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规划目标实现硬过半
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生态中心4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55.3%;开工建设面积达132.74平方公里,占规划总面积的67%;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4%;其中社会资本投入40.8亿元,占完成投资的比重达到69.2%。目前,廖家沟中央公园、仪征樱花园等23个项目已经面向市民开放。2016年,计划投资24亿元,重点推进46个项目建设,其中新开工项目22个,结转项目24个,进一步加快生态中心建设步伐。
二、生态财富稳步累积,特色优势不断彰显
在推进生态中心建设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对各生态中心的基本定位,切实彰显生态中心建设项目的独特性或唯一性。目前,全市生态中心累计恢复湿地1.4万亩,清淤918万方,新增绿化1.9万亩。其中,宝应湖生态中心已累计新增景观林600亩,经济林果700亩,生态大棚700亩,水生植被恢复106亩。高邮清水潭累计新增绿化1550亩,湿地850亩,清水潭旅游度假区被国家旅游局遴选为全国500个优质旅游项目。仪征枣林湾新建成2.5公里场地越野车赛道、容纳千人的看台以及5000平米马术赛场、皮划艇训练比赛区和相关配套设施。江都仙城的阿波罗花木市场等15个项目和花木大道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了仙城生态中心总体规划和仙女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对接融合。邗江蜀冈的蜀冈生态体育公园已经面向市民开放。广陵夹江的乐活农场、紫福生态园等一批项目已经建成运营。生态科技新城“七河八岛”的儿童主题乐园、凤凰岛湿地公园改造项目已经建成开放。瘦西湖生态中心的瘦西湖、宋夹城、唐子城滨水步道已实现串联贯通,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环大景区生态健身步道。三湾依托古运河三湾段,着力打造成扬州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区域,其中的三湾公园在今年“4·18”期间已经对外开放。
三、三大效益同步提升,辐射效应逐步显现
生态中心建设的初衷,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利,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去年,全市生态中心共接待人次达到604.6万人,实现收入5.57亿元。其中,瘦西湖生态中心的宋夹城体育公园,年接待量达348万人次,已经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外地游客来扬旅游的好去处。此外,生态中心的辐射效应也逐步显现,周边物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加,间接提升了所在区域的商业价值。总的来看,生态中心建设既为扬州积累了丰厚的生态财富,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为扬州赢得了普遍赞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目前,生态中心已经对外开放的各类主题公园,市民的参与度很高,社会认可度很高,外地游客评价度也很高。现在,市区居民周末或节假日去的地方,主要是免费开放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蜀冈生态体育公园等休闲锻炼场所;外地游客、外国友人来到扬州,对城市普遍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洁净,并且极为赞赏建设生态中心的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谢书记在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和召开座谈会期间提出的具体要求,继续发挥好生态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切实承担起生态中心建设的相应责任和工作职责。一是加快推进各生态中心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二是探索生态中心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和运营机制,加大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的引导力度。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推动扬子津科教园生态中心尽快明确实施主体,启动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四是积极开展“旅游+”、“体育+”、“文化+”行动,进一步提升生态中心的社会公益功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