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海安:工业百强企业超八成实施技改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海安日报2018/06/26

  6月22日,我市开展重大技改项目观摩推进活动,检阅技改项目建设成效。1月至5月,全市完成技改项目投入12亿元,铁锚玻璃、金大包装、东材新材料等26家企业技改设备投入均超千万元。工业百强企业中,正在实施技改项目的超过85%。

一期投资16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亚太轻合金坚持科技创新,新上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总投资5亿元新上5条全景天窗生产线,铁锚玻璃打造智能化车间,坚持做高精尖产品……我市围绕优势产品扩能、装备工艺升级、智能车间建设、节能环保改造,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技改项目。借力技改促转型,1月至5月,全市实现工业应税销售634.9亿元,增幅26.5%,总量南通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长15.1%,高于南通全市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工业规模企业达972家,比去年同期新增77家。

追求产品向中高端发展离不开先进设备。在开发区金大公司新型包装材料车间内,两名德国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超大型一体化复合涂布生产线设备调试。这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涂布280米,涂布宽度达1.6米,与旧设备每分钟90米、宽度1.09米相比,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这家致力于环保型不干胶复合材料生产的公司,投入1.2亿元,从德国购入国际领先的两条生产线,每条仅需7名操作人员,该项目下月将进入试生产,正式投产后可年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

我市传统产业占比高,其中,纺织丝绸化纤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40%以上。如何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做大做强不动摇,持续投入,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位于高新区的文凤化纤集团,利用技改,新上功能性锦纶长丝项目,公司新建车间内,今年新上的12条96位高速纺生产线全部到位,预计7月投产。公司董事长陈文凤介绍:“项目配置了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卷绕头,自动化程度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满卷率将超过95%,而且吨产品能耗将比行业标准能耗下降5个百分点。此外,纺丝设备独特的装置还将抑菌、阻燃、抗静电等功能性母粒添加到锦纶熔体中,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位于曲塘镇的双弘纺织投入近亿元对传统纺纱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行等量置换。先后淘汰短细纱机2万纱锭,对2.5万纱锭短细纱机进行集落改造并加装紧密赛络纱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双弘实现了智能化配套,提升了产品档次,提高了生产效率。“虽然企业厂房规模没有扩张,但技改投入后,主营业收入递增13.5%,利税递增18%,产品质量同行领先,品牌溢价高于同行5%至10%。”公司董事长吉宜军介绍。

市委书记顾国标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海安将围绕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的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技改投入,今年拟实施设备投入1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58个,比去年增加25个,计划技改设备投入24.8亿元,比去年增加2.3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