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河长治 永葆清水长清
——我市河长履职尽责合力治水成效明显
景德镇在线讯(汪涛)2016年我市实施河长制以来,各级河长认真履行巡河治河职责,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合力开展河道环境各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开展“清河行动”,全市共排查出各类损害河湖水域环境问题129个,其中2016年排查出的4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017年排查出的8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82个,投入整治资金近2亿元,整改完成率达96.5%。
责任清则任务明,督查严则成效显。明晰了河长在河湖管理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摸清不同河流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河一策,精准施策,使得每一条河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2017年,景德镇市各级河长巡河督导988人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16次,县级河长巡河142次。景德镇市水务局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与市级河长、副河长工作对接制度,河长巡河发现的问题由对应的市水务局领导向市河长办及时反馈。市河长办对相关问题建立档案,实行“一个问题、一整改措施、一整改进度、一整改销号”的管理模式。通过向下一级河长或相关部门下达督办函的形式,进行跟踪督查督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与此同时,不断强化考核监督责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传递压力,落实管理责任。各级河长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充分发挥激励问责的效力。
水环境治理,问题看起来在水里,症结实际在岸上。2017年以来,在市级河长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同步开展了“清河行动”14项专项整治行动和消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在农村生活垃圾整治中清理垃圾26.38万吨,疏浚河道1038.46公里。工业聚集区污水管网不断完善。大力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与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完善市区主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市区污水处理排放量3738.24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88.97%。针对老南河段黑臭水体,实施老南河片区蓄洪湖及周边环境提升(一期)工程,结合老南河改造和新建的蓄洪湖打造昌江—南河湿地公园,并对老南河进行多次清淤。规划建设三宝片区污水处理厂,对已有的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改造、清掏到位。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完成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关停、搬迁、拆除工作。取缔黄泥头水厂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场。乐平市所有河流及排入乐安河的干渠、支渠两侧400米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共31家,已全部完成改建。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11个。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对全市规模以上19个重点排污口进行了现场查勘,全部设立了排污口标识牌。消灭劣Ⅴ类水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治理2016年以来出现过劣Ⅴ类和Ⅴ类水质的南河河口、关山村、昌江庄屋下、野鸡山村4个断面。实施20个工程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8.2亿元。截止目前,治理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7个项目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完成率达85%。正在实施的3个治理项目也在按照整改要求加快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成果。
2017年1-12月,南河河口、关山村、昌江庄屋下等3个断面水质年均值都在Ⅲ类以上,野鸡山村断面水质年均值在Ⅳ类以上,完成了消灭劣Ⅴ类水的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