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2点,市农业监管执法人员就进入太白园屠宰场,花2个多小时,对100余头屠宰前的肉猪进行活体检疫,对屠宰后的白条肉进行检验,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这样的例行检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笔者从我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为保障农产品质量,我市农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的职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时刻紧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全力以赴控源头、管地头、抓龙头,强化生产全程监管,始终保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
健全体系,监管工作有落实。市、县农业部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测机构,配备了专职监管人员和执法、检测队伍;乡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有协管员,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和市、县两级执法体系及检测体系。以“三品一标”认证为契入点,督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乡镇还配置了农残速测仪,农残含量能够速测速知速溯源。
完善机制,监管手段有标尺。市、县农业部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年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分别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严格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职责。全面建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农(兽)药和违禁添加剂,按规定使用限用农药,严格遵循休药期或安全间隔期制度,加强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督促负有主体责任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检测,产品质量看数据。为做到对农产品质量了如指掌,并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我市农业部门坚持用数据说话。多年来,我市农业部门每年要完成大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任务。2014年以来,每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批次都在3000批次以上,2018年抽检任务高达4980批次(其中定量检测1050批次、快速检测3930批次)。截至目前,市、县两级质检机构已完成定量检测713批次,市、县、乡三级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2680批次,抽检总合格率达98.9%以上,配合省级开展农产品监测抽样160多批次,合格率达100%。
突出重点,确保节(会)期无闪失。一是突出重点期间。逢年过节和重大会议期间,农产品需求旺盛,容易出现生产者急于求成、过多施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现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期间。为确保重大节假日、会议、中高考期间及夏季高温季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部门每年按需印发加强各类重大节假日、会议、中高考及夏季高温酷暑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市、县农业部门领导靠前指挥、加强调度,农产品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和人员全天候保持高度警惕,严防严控、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为保持节(会)期间欢乐祥和的氛围尽职尽责,确保农产品质量万无一失。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切实加强农(兽)药、土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生猪宰屠管理,细化工作方案,加大执法检查、监管巡查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870余人次,检查巡查相关主体责任单位520余家次,指导纠正不规范问题20余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的一大“心结”。正是由于全市农业部门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实行监管关口前移和常态化监管,才保障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