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安源区在企业动力不足、各种发展短板凸显的情况下,全力抓调度、出政策、强帮扶、促发展,确保了工业经济运行良好。1至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工业增值税突破2亿元大关,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57.6%,同比提高68.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8%。
抓产业集群,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极。该区始终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摆在首位,从高度依赖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支撑的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转变为工业多元发展。以园区为发展平台,以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基本形成了“2+1”产业集群模式。随着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和发展壮大,全区工业多支柱、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1至10月,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
抓运行调度,助推工业经济稳增长。该区加强日常调度,建立健全了“周调度、旬预测、月点评、季考核”的调度机制,做到“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加强重点调度。坚持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调度体系,对新上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均建立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机制。加强目标调度。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年底结硬账。每月召开工业经济调度会,将全年的任务指标逐项分解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分解到每个乡镇街、工业园区和各个骨干企业。1至10月,全区签约项目70个,其中工业项目45个,新开工亿元项目5个,建成投产项目15个。
抓创新驱动,激活经济增长新生动力。该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加速提升高新技术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力实施人才对接计划,重点对接国家“千人计划”、“赣鄱英才555工程”等专项计划,加大与武汉理工、中南大学、萍乡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力度,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要重点扶持指导企业新技术研发、新专利申报,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建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5家以上,加快制定“互联网+”行动措施,推动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立足产业链延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各环节的应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1至10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45.4亿元,同比增长14.3%。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