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去年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为历年最多
近日,记者从相关会议了解到,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工小美”战略定位,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扩大对外贸易,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夯实开放平台,以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2017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5亿美元,增长9.1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472.42亿元,增长11.16%;实现外贸出口85.36亿元,增长1.52%;新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家,实际对外投资8183.92万美元;新余至厦门、宁波铁海联运线路共进出口集装箱3500个,增长16.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9.58亿元,增长12.4%,圆满完成了年度开放型经济工作任务。
2017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招大引强取得突破,全市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为历年来最多。成功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个、国内500强项目2个;二是口岸平台取得突破,成功获批省商务厅对我市陆路口岸查验区规划立项;三是余商回归取得突破,启动“渝郎回乡”创业计划,吸引新余籍在外人才返乡投资创业,全年共签约项目61个,投资额达276.4亿元。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市主要从四大方面重点抓好全年开放型经济工作:
坚持高位推进精准招商。2017年度,市领导共外出招商66次,先后外出对接走访了华润集团、中国水务集团、神华集团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和龙头企业,有效推动了中科钢研、北京国能等一批重大企业项目签约落户。全市共组织参加赣港经贸合作、500强高峰论坛等省级重大招商活动8次,举办装备制造、锂电、文化旅游、教育等各类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近20场,引进悦新大健康产业园、五金工具产业基地、双胞胎集团40万头生猪养殖及配套产业链、仙女湖航空运营基地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
保持对外贸易稳中趋好。我市从培育新兴业态入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沃格、雅保等光电信息、新能源企业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全力推动外贸出口平稳增长。以沃格、亿铂、伟恒数码等企业为代表的光电信息产业累计实现出口20.99亿元,同比增长39.3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4.59%,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产业。外贸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外贸生产型企业出口占比居全省前列且高出全省平均约37.2个百分点,外贸企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出口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我市外贸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并连续8年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服务重点优势行业“走出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努力推动我市企业在海外工程、对外贸易等领域全方位“走出去”。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争订单,全年组织全市40余家(次)外贸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东盟博览会、高交会、香港电子展、美国食品展、德国电子展等境内外专业展会,为50余家次企业申请展会支持资金超过300万元。在全省率先制定市本级对中小出口企业的信用保险全额支持政策,全市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57家。加快推进陆路口岸查验区和“单一窗口”建设,成功获批省商务厅对我市陆路口岸查验区规划立项。
积极引导渝郎返乡创业。紧扣省委省政府大抓赣商回归工作的契机,我市打造了“渝郎回乡”创业平台,先后出台了“三优先三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打造温馨的余商家园,全力提升渝郎回归的软硬环境,吸引新余籍在外人才通过信息回传、资金回流、股份回投、项目回迁、公益回报等方式返乡投资创业,大批渝郎反哺社会、回报家乡,在颐养之家建设、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捐资近5亿元。同时,加强商会建设力度,全年共推动新建新余异地商会3家、新余外埠商会3家、乡镇商会7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