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江西,雨润红土千山秀。在井冈山、瑞金等地,春意盎然,游客如潮,红色旅游生机勃发。
江西拥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红色资源,全省境内有2344个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物,红色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点缀于秀美山水之间,如同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为江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条件和环境。经过多年发展,江西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红色旅游的“江西经验”受到全国关注。
目前,全省建有红色旅游A级景区30个,全国红色旅游系列经典景区11个,红色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不断增长,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同时,红色旅游扶贫成效明显,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7万人次,间接就业人数近75万人次。江西红色旅游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和亮点,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但全省旅游部门和红色旅游景区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在记得来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出路。近年来,我省在规律中寻求突破,从省域层面统筹考虑红色发展道路,打造江西红色旅游超级IP。2017年,我省重启红色旅游博览会,由江西倡议,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联盟秘书处永久设在江西,确立江西红色旅游的“盟主”地位。
随着江西红色旅游超级IP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游客群体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的发展趋势。今年以来,前往井冈山、瑞金、南昌、萍乡等红色资源丰富的目的地出行人次明显增多。家长陪孩子的“家庭游”、学生旅客相邀的“结伴游”比例不断上升。游客群体逐渐呈现出海外化趋势,江西红色旅游越来越具有“国际范”。此外,在这一年里,红色旅游培训、红色旅游国际化、红色旅游研学等亮点频出,实现了江西红色旅游的新突破。
然而,跳出江西放眼全国,各地旅游发展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江西如何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实现红色旅游再提升、再发展?今年2月,我省出台《贯彻落实〈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的“江西样板”。到2020年,全省红色旅游年接待规模达到2.4亿人次, 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0万人。
对于江西红色旅游未来如何发展,《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给出了方法和路径: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完善大业态,深度开发一批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有效扩充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构建大格局,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名城;创好大品牌,建设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打造中国革命的“四大摇篮”品牌;实现大畅通,加快红色景区干支道路连接线建设,强化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今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省将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实现红色旅游继续领跑全国。今年,我省将重点建设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赣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11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成红色旅游研学示范基地、红色精神培训教育基地;提升完善“八一起义”红色之旅、“秋收起义”红色之旅、“井冈摇篮”红色之旅等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产品集合成熟、交通连接顺畅、深受游客欢迎的热点旅游线路;培育形成井冈山、瑞金两个“红色旅游全域示范区”,凸显井冈山“中国革命摇篮”和瑞金“共和国摇篮”红色品牌,打造国际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今年将在瑞金召开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度会议,巩固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成立的成果。接下来,我省还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开展全方位区域合作,进一步丰富全省红色旅游产品,做活红色旅游业态,做强红色旅游产业,使各地红色旅游形成规模集聚发展态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