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西铜鼓:旅游扶贫加快致富步伐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2017/08/22

“村里开始发展旅游后, 基础设施改善了,经济收入提高了……”日前,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红土地上看变化”采访团来到江西铜鼓县永丰村采访,村民兰远东高兴地对记者表示:“像今天这样的阴雨天气,我们还接待了一百多位游客。”

永丰村距离铜鼓县县城14公里,全村168户,共619人,其中贫困户38户、贫困人口68人,为省级贫困村。永丰村山多地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在过去,村民主要以林木销售收入为经济来源,产业结构非常单一。

近年来,永丰村以农村集体林权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为动力,村党支部通过组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把村民的山林集中起来,组建了铜鼓大沩山景区,引导群众变“砍树”为“看树”。

同时,该村还依托森林覆盖率高达92.85%的生态禀赋,把峡谷溪水打造成“江西第一漂”,把高山荒地建成野外高山滑雪场。永丰村是毛竹大村,依托资源优势,该村成立了罐头加工厂,生产旅游商品——竹笋罐头,销往全国各地,每年还能为村民提供60余个岗位。现在,永丰村村民争吃“旅游饭”,成功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脱贫致富路。

“原来我们这里的村民出去主要靠步行,也没有现在的沥青马路。在家里收入很低,村里好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现在在村里的漂流景区做护航工的兰海勇回忆道,而他妻子也借助旅游东风在村里开起了一个小卖部,相比之前,一家人现在的日子滋润多了。

兰海勇曾经也与永丰村大多数的年青小伙一样,在外打工,家中老人小孩无人照顾,而回家做砍伐工,面临着收入又不稳定的窘境。“现在在家上班,挣的钱和在外务工差不多,而且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这样的生活比过去真的好太多。” 兰海勇说。

实际上,兰海勇曾经尝试创业,在家培育蘑菇,失败后又准备饲养母鸡,但却遭遇了2008年特大冰灾。两次创业失败,不仅赔掉了他在外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而且让原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时村里号召集资发展旅游业,我立马就同意了,全村旅游业发展起来,我们的生活才迎来大变样。”说到这,兰海勇的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永丰村村支书曾军介绍,永丰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股民,不仅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而且建设了水电站、雷竹基地等发展实体经济。

旅游产品丰富了,销路怎么办?“别看我们都老了,做电商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村里的两个电商服务站,把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我们的销售额足足有200万元。” 曾军说。

合作社成立以来,仅本村3个经济实体每年支付给当地村民的劳务工资就达200多万元。村民来自水电站、罐头厂、雷竹基地以及漂流、滑雪场等项目的分红每年达60多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4800元,增长到2016的9700元;村集体资产从原来的不到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从5年前的每年5000元不到,增长到现在的每年30余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