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用一个能人,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扶一个贤才,拓一个领域,强一番事业。人才二字,虽寥寥五划,却是一座城市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不断破除壁垒“引才”,聚焦发展“用才”,用心用情“留才”,全区人才队伍质量规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大力引才引智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18年12月1日,渝中区海归人才招聘会在解放碑举行,63家在渝知名企业到场揽才,200多个工作岗位吸引了1100余名海归青年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进场竞聘。
今年3月9日,渝中区第四届电商人才预约式专场招聘会举行,区内42家企业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619名求职者到场求职,每个岗位匹配了3个以上的应聘者,签约转化率约为33%,进一步助力辖区电商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才聚渝中、春风行动”人才洽谈会等系列活动,累计提供中高端岗位近4500个,吸引产业发展急需人才600余人。
……
一场场招聘会,一个个活动,彰显了渝中求贤若渴之心。
一直以来,我区不断在大力引才引智上下功夫,聚焦项目引才,围绕专业服务、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推动实施“港力环保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现代金融业高端人才集聚”等19个人才项目,目前已累计培养集聚六大重点产业“高精尖”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608名。依托活动聚才,启动第二批“渝中英才”遴选,举办“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区块链高峰论坛”“2019年‘智博杯’青年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集聚急需紧缺人才。宣传发布市级、区级引才活动路线6条,积极参加重庆英才大会,目前共签约人才50余人、落地项目9个。
我区还积极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来区进行讲学、咨询、挂职等智力服务。依托重庆国际医学创新中心、新型医疗产业链、华医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柔性引进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其中,通过新型医疗产业链平台柔性引进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名。成立渝中大数据智能化专家智库,聘请18名大数据智能化专家,对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为渝中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分层分类培养
有效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为学员购买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相约晚上9点半与成员们打卡阅读一小时,听每位学员随堂课并为他们作出指导,带领成员去上海、广东各地参加高级别课改交流会……这是人和街小学老师郭莉作为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的部分工作内容。
“让更多一线教师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经验、走向更大的舞台,激发专业成长的自觉,这是名师工作室的责任。”郭莉说。
从普通教师到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郭莉在渝中这片沃土上汲取营养、成长发展、发光发热。她不仅获得我市首批教学专家工作室导师等诸多荣誉称号,还带领工作室成员取得了突出成绩。
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只是渝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我区注重分层分类培养人才。对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开展“群鹰、奋飞、领航”三大校长培训项目,着力培养渝中教育领军人物,截至目前,已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教育专家9人,市级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120余人,建成市教学专家工作室1个、名师和特级教师工作室33个;启动实施区级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1人被评为2019年度二季度“重庆好医生”季度人物,2人获首批重庆市基层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加强政治引领,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举办“第三期创新型企业家清华研修”专题培训班,培训企业管理人才50余人次;开展现代金融业高端人才集聚项目,培育高级管理人才17人。
对高技能人才,实施“母城匠心”项目,评选出55位优秀匠人,成立非公经济匠人联盟,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荐人才参加市级以上竞赛,2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技术能手、市级技术能手;新建“大师工作室”1个,建成市级技能培训基地1个,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3万余人。
对社会工作人才,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17余个,开发社会工作岗位50余个,全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950余人;通过普及培训、岗位培训、助理督导培训等,培训600人次。
强化服务保障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集人才的“聚宝盆”。
今年8月,我区发放首批“高层次人才服务证”,36名人才将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创业、文化生活服务三个方面10余项便利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证持证人、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聂凤说,“渝中对人才的关怀做得十分细致到位,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在美发与形象设计事业上,为渝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11月14日,渝中区青年人才驿站挂牌。赴渝中参与节会的高端人才,拟入住或已落户的重点企业职工,参与市、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选手以及其他有短租需求的青年人才在获得相关部门的推荐、介绍后,可以申请入住。青年驿站将为入住人才提供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商务交流、技能提升、城市融入等方面的服务。
一直以来,我区都致力于优化服务保障,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深化人才服务上,我区制定了《渝中区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实施细则(试行)》,建好用好区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优先就医、子女入学等十项一对一服务。
在资金投入上,用好产业投资、种子投资等引导基金,发挥“杠杆”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参与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公寓建设、人力资源高峰论坛实施;管好1500万元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为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从初创期到发展成熟期各阶段的种子、天使、风险科技金融服务;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工作,累计助力101家科技型企业申请贷款。
在强化激励宣传上,不断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力度,编制《渝中区人才政策十一条》,助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积极宣传“渝中英才”遴选相关工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我区还着力打造平台载体,不断做优产业发展平台,做精“双创”支撑平台,做实“产学研用”平台,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随着渝中不断传递出的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会选择渝中。渝中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实施好渝中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让更多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记者 张 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