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海派健身为居民开展了免费健身、游泳指导等活动 记者 曹检 摄
2013年以来,我区经过一系列机制探索,引导群众参与健身。区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突破130万平方米
大庆村文体活动中心于2015年投用,面积达37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开展活动。在这里,市民只需要提前预约登记,就可以参加相应的免费健身项目。此外,这里还配备了先进的国民体质监测站,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体质监测。
目前,全区政府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突破130万平方米,在西南地区率先建立了7个社区体质监测点,免费服务市民上万人。
带动全民健身除了场地,还需要带路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一直承担着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但在现实工作中,社体指导员存在无规范管理、无实际作用、无绩效评价的“三无”尴尬。
社体指导员人数已达到1900余名
从2013年开始,区体育局将社体指导员的招聘范围锁定在街道、社区和居委会退休干部身上。同时,为了提高社体指导员的工作热情,区体育局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依照社体指导员的生活住址确定其工作地点,在全区108个社区(村)至少各安排1名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区政府按照每名社体指导员每月100元的标准,专项列支社体指导员津贴。这一举措,也开辟了全国社体指导员“政府购买服务”的先河。
今年66岁的彭东芳,从2013年担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来,带出来的徒弟已有数百人,目前经常跟她练拳的也有140多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社体指导员人数已达到1900余名。有了社体指导员的带领,全区全民健身的热情也在持续增长,群众通过体育运动找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完善考评机制加强人员管理
场地有了,人员落实了,经费有了保障,区体育局还通过完善考评机制,着力破解评价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干得怎么样”这个难题。区体育局和街道(镇)以常态调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群众也可以根据社体指导员的服务情况、效果、是否支持其继续履职等内容给出自己的意见。每年参照考评结果,将对不合格的社体指导员进行解聘,并从候补人员中挑选新的社体指导员递补,从而有效地提升社体指导员整体工作水平,真正发挥社体指导员全民健身引领者的作用。
记者 喻银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