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巴南,即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傲立世界舞台:境内关外。经过15个月快马加鞭,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简称B保)3月10日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门验收批复,封关运行指日可待。
于主城南部,这意味着“一进B保,即出国门”的开放梦想将照进现实,并与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组成“一路一保”,巩固巴南在南向开放中的战略支撑地位,同时将主城南部贸易往来由“封闭内循环”彻底转向“开放协同格局”。
于大重庆,B保所处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正积极打造具备交通枢纽、口岸和保税区“三合一”特色的开放高地,助推重庆形成水港、铁路枢纽、空港、高速公路枢纽、通信枢纽五个“三合一”开放大格局,让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Y形”连接点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
“闯关”主城南大门
舍南彭“B保”其谁
放眼重庆开放格局——
向北,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作为重庆唯一的 “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昼夜不息吞吐货物,并联动果园港、江北机场让贸易商机以重庆为集结点聚射全球;向西,西永综合保税区有机衔接渝新欧铁路大通道。
南向开放,此前则一直是个大写的“?”。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的正式验收批复一举破题,与以巴南南彭为桥头堡的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一起,成功填补重庆南向开放空白。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物流集结区。南彭B保占地面积205亩、总投资约4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含保税仓库约9万平方米、办公楼及车库约1.5万平方米,可开展业务将包括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退税、进口保税、商品展示、跨境电子商务等功能。
在此进出口通关将享受到两大便利:一是降低进口企业资金成本,企业从境外进口的货物可根据实际需要存放在保税物流中心内,暂不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待完成报关后再缴纳相应税款;二是加快出口企业资金周转,保税物流中心适用“入仓即退税”政策,出口货物入中心即可申请退税,以此加快企业资金流转。
不可置否,B保的验收批复将翻开重庆开放历史新的一页。底气源自其所处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集多式联运、现代仓储、货运配载、展示交易、增值加工、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体,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而规划的“三基地四港区”之一,是我市唯一的国际级枢纽型公路综合性物流平台,也是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和最大的专业市场集群,连接东盟市场。畅达的交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将汇聚无限财富与商机。
巴南站上开放前端
或“一车直达”东南亚
巴蜀之地,自古群山设障。重庆远离沿海,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看上去似乎难比登天。但凭借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渝新欧铁路大通道等开放区域和开放大通道的成功运行,重庆已用实力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变难为易。
巴南承袭了重庆人不甘落后之心志!近年来,巴南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以液晶面板、生物医药、轻纺服装等为龙头的战略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裂变崛起,改写重庆曾经向西、向北的发展历程,让重庆回首向南。
开放型经济,是巴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核心要件。
去年4月28日,满载重庆本地商品的10辆货车浩浩荡荡从南彭出发,经广西,顺利抵达越南河内,标志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东线——“重庆-南宁-凭祥-河内”正式贯通。不到两个月,又进行了东线复线(陆海联运)的首次试运行,首次试运行从重庆到防城港(陆路运输),再通过海运到达越南胡志明市。
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由巴南积极倡导并付诸实践,分东、中、西三条子通道。除开东线,“重庆-昆明-瑞丽-仰光”为西线;“重庆-昆明-磨憨-万象-曼谷”为中线,重庆至东盟的货运班车用时约40小时抵达目的地,极大缩短了物流时间。在此之前,重庆货物“下南洋”多走水路,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再从上海出港南下,全程6000多公里,要花18天左右。
目前,货运班车按照“五定模式”每周开行一班。截至今年3月21日,共计发车63车次,总重为1455吨,总货值为大约2001万元。其中去程主要货物为成品纸、玻璃纤维、摩配、汽油机、水电设备等“重庆特产”,回程主要货物为热带水果。预计今后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还有望实现甩挂运输,“一车直达”东南亚,进一步减少运营成本和物流时间。
南彭开放高地仅半步之遥
全球价值融入“一路一保”
翻开地图,长江经巴南流入重庆主城。渝湘、渝黔、重庆绕城高速等高速道路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环抱,犹如一个立体的“△”。去年,南彭至茶园的距离经东城大道已缩短至15分钟。正在建设中的龙洲湾隧道将把物流基地和佛耳岩码头串联起来,可达寸滩港、果园港,再可入江北空港。已开建的重庆铁路东南环线设计客货两用,设点南彭。由此形成“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格局,打造南彭“三合一”开放高地就具备了首要的“交通枢纽”功能。
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后,将满足“三合一”开放高地建设中的第二个要素:保税中心。届时,“一入B保,即出国门”的开放梦想照进现实,进出口企业轻轻松松享受“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等多种功能带来的实惠。
“三合一”开放高地建设中的第三个必要条件:口岸,巴南也在积极申报。“可以说,我们已完成了‘三合一’的2.5步,一旦公路口岸申报成功,主城南部唯一的开放高地就完全形成。”南彭物流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公路口岸与B保毗邻,占地面积约15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目前,公路口岸重要组成部分车检场已完成主体结构,进入装饰阶段,最快将于今年6月底提请海关预验收,尽早投入运营。车检场共分为查验区、检疫库、罚没库和卡口四个区域,设置单向六车道的独立出入卡口将形成入关、待,检、查验、出关的单循环出入通道,可最大限度保障通行效率。
B保建成投用和重庆-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贯通运行,不仅让“重庆造”商品走出国门、全球货物进入中国内陆多了一个“南向选择”,还将助力重庆全面形成航空保税区、水港保税区、铁路保税区、公路物流保税区的“四区一体”开放大格局。
此后,重庆向西、向北,联通新丝绸之路;重庆向东,直抵太平洋;重庆向南,经重庆东盟国家物流大通道,衔接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纵横全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