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每天早上的区图书馆安澜镇分馆阅览室内座无虚席,村民们似乎爱上了这个“知识充电站”。“图书馆是个好地方,我们常来此从书中‘淘宝’,给自己‘充电’。”五通村村民张健笑呵呵地说。
去农家书屋借阅图书、到村口看最新电影大片、在文化服务中心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农村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了!近日,记者走进安澜镇,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为农村带来的新气象。
▲ 图书馆的阅览室免费开放
▲ 流动文化下乡之面塑培训
▲ 流动文化下乡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
“知识充电站”:能“充电”能“淘宝”
2017年12月21日一大早,不少村民照常来到区图书馆安澜镇分馆读书、看报,从中掌握政策资讯和致富信息。乡邻们亲切地称这里为“知识充电站”。
记者看到,该馆分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设置有指示牌和宣传栏,图书室面积约 40平方米,桌椅、书柜、电视等硬件设施完备,书架上种养殖、医药、农技、文学等书籍应有尽有,报纸和音像制品种类繁多,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通村的张健是村里的养猪大户,自2016年镇里建起图书分馆后,他经常来这里读书“充电”,从书中“淘宝”,猪养得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他笑着说:“图书馆真是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不仅解决了我们看书难的问题,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眼下,安澜镇的“知识充电站”十分火热,每天来此看书读报、查阅资料的人络绎不绝。“知识充电站”成了开阔视野的“小课堂”、助推科技致富的“加油站”、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据悉,该馆已发放206个读者借阅证,电子阅览室里的12台电脑常年免费开放,全年接待5000余人次。
文化服务中心:能健身能怡情
李华芬是小龙村村民,谈起这几年生活的变化,她感触良多。
“以前大家闲暇之余总爱打牌,日子过得很枯燥。”李华芬回忆道,那时候大家的业余生活局限于看电视和打牌,邻里之间沟通很少。这几年,村里兴起一股文化之风,大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澜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素质,村风民风更好了。2017年,安澜镇文化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开展“金鸡报晓迎新春文艺演出”、“新春送祝福,春联进万家”、“放歌安澜”文学采风、2017年摄影大赛、“全民健身月”比赛等活动,让村民参与其中,体验到了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时,该镇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提档升级,内设排练室、多功能厅、健身馆、乒乓球台、琴房等,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和休闲的好去处,更是孩子们的乐园。随着文化生活的流行,村里洋溢着文化气息,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公共文化物联网:能点单能“走秀”
这几天,五通村村民张兰特别兴奋,因为她一个月后将参加市里的歌舞表演。
原来,2017年区文化委大力开展业余文艺团体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区已有5个业余文艺团体陆续完善相关注册手续,取得法人资格,成为文艺展演事业的新生主力军。
张兰是我区业余文艺团体中的一员,她之前参加的歌舞表演《锦绣》在重庆市公共文化物联网上被“点单”,即将参演的她在镇文化服务中心排练室积极练习,力争在市级舞台上秀出精彩。
“如今,利用公共文化物联网,老百姓不仅能点单获取文化服务,还能成为主角登上舞台。”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我区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成为了全市首个通过“政府采购资质 群众点单服务”的方式进入公共文化物联网平台点单配送服务的区县。
通过公共文化物联网,实现了“群众点单、政府配送”,老百姓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对应的演出团队,也可以组建自己的业余文艺团队登上公共文化物联网的大舞台,真正让文化渗透老百姓的生活。
数说
近年来,全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速推进,初步形成区、镇街、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22个镇街均建有功能齐备、设备齐全的标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花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等5个镇街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198个行政村均建有村文化室(含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成标准文化中心户198户。
访谈
区文化委主任 郑丽娟
近年来,区文化委深入开展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的公共文化物联网配送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适销对路”。截至2017年11月,已送演出、展览、培训、 讲座等流动文化服务1299 场进村,服务总人数逾30万人次。开展“区文图两馆带镇街文化站服务模式”试点,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以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为重点,正在推进实施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带镇街文化站服务模式,实现文化资源在区域内联动共享。 截至2017年,已建区图书馆直属分馆2个,镇街分馆22个,延伸服务点31个;已建区文化馆镇街分馆22个,打造特色分馆10个。
安澜镇五通村村民 赵世兰
过去,在农村能看上一场电影,是一件既兴奋又奢望的事。现在好了,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来村里放上一场电影,让我们过眼瘾。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区文化节目送到家门口,村里的文化生活也快赛过城里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