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寿:以市场为导向 增加三次产业有效供给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长寿新闻网2016/09/09

      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长寿如何在发展大战略中,以市场为导向,增加三次产业有效供给? 

      9月6日,区发改委负责人称,近日区委、区政府正式出台了《重庆市长寿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全区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形成高质量、多层次、宽领域的有效供给体系,增强供给的效率和活力,指明了长寿路径。 

      工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次产业中,工业是长寿发展的脊梁。在当前重化工产业遭遇市场强冷的大背景下,增加长寿工业的有效供给,尤显重要。 

      区发改委负责人称,《方案》从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加长寿工业有效供给的两大路径。 

      在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方面,《方案》提出:到2020年,三大新兴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500亿元。 

      --发展MDI及化工新材料产业。以巴斯夫40万吨MDI项目为龙头,耦合发展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加快推进上下游产业布局,着力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国都化工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尽早签约落地。到2020年,MDI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150亿元。 

      --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依托国际复合、云天化重庆研发中心、纽米科技等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多元化高品质玻璃纤维及下游产品、锂离子电池隔膜、PVA光学膜等新材料项目。加快建设世纪之光PMMA光纤材料项目及大宗国际石墨烯材料项目。积极发展3D打印材料、纳米印刷、通用航空及高铁用玻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品。大力推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战略项目,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300亿元。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深入推进创新药物、多肽等生物医药研发与应用,加快从临床试验、药物研发到产业化进程。大力引进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推动化学药制剂、仿制药、生物药项目引进及研发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医疗器械、医疗检测等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建设辐射西南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近50亿元。 

      《方案》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电子核心基础部件产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环保产业等。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方案》提出:到2020年,六大传统优势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2250亿元。 

      --改造提升基础化工产业。推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耦合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到2020年,综合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500亿元。 

      --改造提升精细化工产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鼓励福安、博腾等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到2020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50亿元。 

      --改造提升钢铁冶金产业。抢抓市场机遇,加快推进重钢-浦项冷轧薄板、镀锌板项目建设,深度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汽车高强钢、高品质线材、不锈钢等钢铁产品。着力培育特色金属制品产业链,积极发展新型钢结构产业。到2020年,钢铁冶金及金属压延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500亿元。 

      --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等产业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化工装备制造、都市专业设备制造产业链,培育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到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400亿元。 

      --改造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以长寿经开区新材料产业为基础,主动融入重庆笔电光电产业集群,加快集聚电子信息产业材料类配套企业。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约500亿元。 

      --改造提升轻工产业。充分发挥新市家居产业园的规模集聚效应,努力培育一批新兴智能家居企业,打造中国西部智能家居产业基地。引导重庆长寿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升级。到2020年,长寿工业园区轻工产业群力争实现产值约300亿元。 

服务业:培育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培育发展新兴商业形态。推动落实“互联网+”商业,不断完善长寿电商产业园配套功能,争创市级示范性电商产业园。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建立完善城乡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工业、农业、旅游业、文体产业、生活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引进3家以上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培育10家以上本地龙头电商企业,培育10个以上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品牌。积极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按规定举办各类节庆会展活动,培育会展品牌企业。 

     --培育发展商贸业。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服务业为主线,优化商业布局和业态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城乡三级商贸流通体系。建成区级综合型公共配送中心和电商末端配送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和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立体化城乡商贸网格体系。 

     --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和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长寿湖风景区、菩提山文化旅游区和滨江长寿谷三大百亿级景区为抓手,打造旅游精品,追求精致旅游,引导长寿旅游精美发展。坚持文旅结合发展,深挖长寿文化内涵,扩大文旅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完善旅游度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大环境,打造长寿湖-长寿菩提古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长寿·人人向往”的休闲旅游胜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长寿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增加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有效供给。加强旅游产品结构性改革,走特色化道路,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旅游+”等优势,落实好带薪休假等政策,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业。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运用债券、期货、汇票、保单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加快改善金融产品结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打造金融创新平台,发展创新金融,吸引创新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落户长寿。扩大银行在城区、街镇的网点覆盖密度,继续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互联网保险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到2020年,新增国内外金融机构3-5家、新兴金融机构10家以上,培育上市公司2-5家。 

     --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围绕全民健康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链,加快重庆长寿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重医附三院长寿医养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利用“长寿”这一独特的品牌优势,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养老服务、健康保健产业,创新健康管理模式,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打造“健康长寿”。 

      农业:提高“1+5+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水平 

     《方案》提出,要提升现代农业“三园”建设质量和效益水平,有序推进现代农业“五区”建设,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完善以粮油产业为基础,柑橘、渔业、畜禽、蔬菜、林果五大产业为支撑,中药材、花卉苗木为增长点的"1+5+2"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 

     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切实提高本土优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适农区域农业现代化。

     《方案》还从科技创新、提升开放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三次产业有效供给的具体路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