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来自我区各条战线的1000余名志愿者来到街头、走进社区,参加我区“六个一”主题活动,体验文明劝导员、城管、环卫工人、交警、小记者、物管员等职业,见证文明、践行文明,传播文明。
交通路口来了群小红帽
3月3日,菩提古镇跨线桥路口,一名中年女士背着废弃泡沫准备横穿公路,没有注意到指示牌上的红灯。此时,来往车流不息,车速也较快。
“阿姨,闯红灯很危险!”11岁的潘青悠在妈妈王玉璧的指导下,挥动着手中的劝导牌,示意对方退回去。听到呼声,这位女士本能地退回到马路边。绿灯亮起,那位女士加快通过斑马线。来到潘青悠面前,摸了摸她的头,竖起大拇指。
当天,来自区教委、菩提街道、凤城街道、渡舟街道的242名志愿者,包括50个亲子家庭,在城区各大交通路口、公交站台,参加“我当一名文明劝导员”活动。
记者在桃源大道、文苑中路、菩提大道等路段看到,每当公交车开进站台,志愿者们引导市民礼让乘车;每当有行人闯红灯,志愿者们就会上前制止,并向大家一一宣传交通法规……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来往乘客、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按信号灯指示过马路。
城市管理需要市民齐心协力
3月3日,来自社区、机关单位的100名志愿者,来到向阳路、桃花等社区,体验城管工作。
蹇世荣今年65岁,以前自己种地,后来在沙井市场卖过菜。当天,他和城管四大队小组长陈穆清分在一组,工作区域是新城永辉超市附近。
看到马路边,一位含着老烟斗的大爷正在卖菜头,陈穆清带着大家走过去,蹲下来劝道:“这条路人流量大,不准在街上私自摆摊,麻烦你挪到那边的菜市场去。”在家劝了一会儿,老大爷才灭了烟,慢慢收拾地摊。
不远处,一群市民围在游摊旁“抢购”橘子,原本狭窄的街道更显拥挤。蹇世荣说:“卖得这么好,等卖完了再劝老板走吧。”一旁的陈穆清说,那样不行,要尽快劝小贩离开,同时给买东西的市民解释。要不然这里一会儿就会拥堵。
在桃花市场附近,来自区水务局的志愿者们跟着城管四大队队员周勇执勤。来到一处摊车前,周勇走上前劝说:“大娘,这里是主干道,摊车不能摆在这里哦。”大娘笑着说:“真不好意思,我家店就在那边,马上推回去。”
违章驾驶员当一回“交警”
“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和驾驶证。”3月3日,在桃花转盘处,杨汝超和一名交巡警一起,拦下路过的出租车,查看司机的身份证和驾驶证,并让司机签字确认。
“我们早上8点40分左右到这里,2个小时不到就站得腰酸腿痛。”杨汝超是金山出租车公司驾驶员,此前因为违章和交巡警有过冲突,“我们一个上午拦了3个违章车辆!拦车、检查证件、签字……不仅体验到交警的辛苦,更明白了违章开车的危险,以后开车会更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杨汝超参加的是“我当一名交警”志愿者体验活动。当天,区直机关工委、公安局、交委以及部分违章司机等百余人,在桃花转盘、朵力七号、阳光世纪城等主要交通路口参加体验活动。
业主变物管,多了一份理解
3月3日,在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中,90名志愿者反串角色,当起了物业工作人员。
上午10点,志愿者朱学芳被安排在沁园坊1号门当“保安”。她的主要工作是对来访者登记,为没有带门禁卡的小区业主开门。
“保安开一下门嘛,我一会儿就出来!”朱学芳刚坐到保安的位子上,就有人要进小区。
“麻烦老师过来登记!”朱学芳赶紧回应。“我要不了好久就出来,这么麻烦干嘛!”来访者有些不耐烦。
见状,站在旁边的“老师”赶紧过来解释,这是小区的规定,请支持配合。最终来访者同意登记。“保安多一份程序,业主就是多一份安全。”朱学芳说,今后进出小区记得带门禁卡。
在水木年华小区,张本儒“成为”一名物业保洁工,拿着扫帚打扫小区卫生。一个小时以后,张本儒发现原来扫过的地,又出现了烟头等垃圾。张本儒说,要是大家没有环保意识,扫多少遍都没用,环境得靠大家共同维护。
体验环卫工作:辛苦背后是奉献
3月3日,菩提街道、凤城街道、渡舟街道的道路边,一下子来了一群红背心,拿着扫帚、提着撮箕打扫卫生。原来,他们在参加“我当一名环卫工人”主题活动。
“这些瓜子壳藏在瓷砖缝里,要慢慢扫才扫得出来。”在菩提街道桃源西路,年过七旬的杨永素将扫帚竖起,再轻轻用扫尖扫出瓷砖缝隙里的瓜子壳。虽过古稀之年,杨永素扫地一点也不含糊。杨永素告诉记者,平时觉得清洁工非常辛苦,参加体验后深深体会到,辛苦背后是任劳任怨的奉献。
“这个波斯扫帚要往一个方向扫。”在区政府内环的路上,区国土房管局住保中心副主任李科握着扫帚对其他志愿者说。参加体验后,李科觉得除了艰辛,还有自豪。“城市因我而美丽。”李科说,他会将这份自豪转换成责任,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中。
小记者做传播文明的使者
3月3日,10名北城中学高二年级的小记者穿着红马甲、带着采访本,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提问题、拍照片,采访学雷锋月志愿活动。
“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的?”小记者雷夕联一边问,一边快速记下劝导员信息:潘青悠,10岁,桃源小学4年级……
环卫工作到底有多辛苦?小记者左佳佳采访前,罗列出采访提纲。“阿姨,你觉得今天的体验,跟平时了解的环卫工作有什么不同?”从初识的腼腆,到后来越发得心应手,左佳佳也了解了环卫工作的不易。
小区是城市的组成细胞,城市的和谐需要小区和谐。奔走在各个小区之间,小记者游丰维一丝不苟。“叔叔,370个车位,来来回回你每天跑几公里?”采访保安、保洁、绿化等多个岗位,游丰维认真聆听,快速记录。
交巡警、城管、环卫、物管都跟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小记者的记录中,这群人工作不易,会被人误解,有心酸,作为“记者”,他们用文字和镜头还原体验者的感受,做传播城市文明的使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