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前三季度,綦江区畜牧产业形势一片大好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重庆綦江网2016/12/07

近日,我区组织10家养殖类龙头企业参加2016中国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畜产品交易会,“綦江造”农特产品深受好评,特别是生态黑猪还获得了“中西部畜博会”好食材二等奖。

养殖“綦江造”走俏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仅是今年我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侧面。今年,我区畜牧产业可谓是蓬勃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生猪稳量提质、草食牲畜增量提质、禽蜂量质并举、水产稳定发展。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区生猪存栏51.3万头、出栏81.2万头;牛存栏3.2万头、出栏2.6万头;羊存栏5.5万只、出栏10.5万只;家禽存栏245万只、出栏991万只;兔存栏15.6万只、出栏82.5万只。在肉蛋奶产业方面,全区肉类总产量7.9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9万吨,牛肉产量0.3万吨,羊肉产量0.14万吨,兔肉产量0.13万吨,禽肉产量1.4万吨,奶产量0.07万吨,禽蛋产量1.8万吨,形势一片大好。

“今年我们推行了能繁母猪保险、生猪保险、渔业保险。”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促进我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山羊产业发展和渔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推行能繁母猪保险、生猪保险、渔业保险。而山羊保险试点工作也于今年9月开始实施。

据统计,目前全区生猪投保58577头,能繁母猪已投保4000头,渔业保险已参保347亩,山羊保险已投保7000只。切实降低规模养殖场(户)动物疾病死亡风险,保护了养殖户利益,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今年来,区农委还着眼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一步推广“畜沼菜、畜沼果”等种养结合模式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液还田”等治污技术。并积极指导渔业养殖大户养殖管理和鱼病防控,推进水产品禁用药残留快速检测。

此外,全区紧紧围绕全市“五大功能区”和全区“四区一城”建设,立足我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1+3+2产业体系”理念,把生猪、山羊、蜜蜂列为“十三五”时期畜牧产业的发展主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