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潼南: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潼南网2017/10/09

桂林万亩蔬菜基地,为消耗容纳畜禽养殖粪污、桔杆菜叶还田等提供了空间。

田家镇,林下种菜,循环农业。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业污染防治行动,重点推进种植业清洁化生产、养殖业综合整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循环利用等,促进了我区绿色发展,构建了我区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种养结合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近年来,我区贯彻执行‘蔬菜基地建设到哪里,猪场就建到哪里’的政策措施。”区农委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吴迪介绍,我区在蔬菜生产基地附近,按照每亩蔬菜基地消纳存栏2头生猪排泄物的标准,建设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场,养殖场内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及相应规模沼气池。

为了真正实现“猪—沼—菜”生态环保循环养殖模式,我区在猪场周围布局畜禽粪污还田管网系统,管网系统交错铺设在蔬菜基地,将猪场生产的有机肥直接输送到每块菜地。

崇龛镇临江村蔬菜基地占地1400余亩,是畜禽粪污消纳的广阔天地,区政府2011年引进的温氏集团扩繁场规划建设在附近。崇龛温氏扩繁场占地约3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常年存栏祖代种猪2000头,年提供父母代种猪2万头,商品猪苗2万头。

区农委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吴迪说:“该基地猪只排泄物猪粪和猪尿水,通过干湿分离机进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废水通过沼气厌氧发酵处理,再通过‘沼液管网’还田,用于蔬菜种植。”

“猪—沼—菜”模式,一方面减少了猪只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为蔬菜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是一种生态、环保、绿色养殖。

“现在养猪可不象以前那样蝇蛆成群了,别看猪舍离农房不是很远,一样不影响环境。”崇龛镇临江村村民黄红波笑容可掬地说。

除此之外,“猪—沼—果”也是推广模式之一,位于柏梓镇的重庆荣大种猪有限责任公司,与场外的柠檬基地有机结合,猪粪便循环种植柠檬,有效地解决了猪场粪污环保问题,提高了柠檬品质。

桂林街道:循环流水养鱼 池塘污水排放接近于零

9月下旬,记者来到桂林街道倒树村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基地,重庆弘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忠指着眼前的5个110平米的水泥槽笑眯眯地说:“现在每条水泥槽都养殖有1万多斤鱼种大鳞鲃。”

据桂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介绍,黄伟忠去年上半年在倒树村承包了500多亩池塘养鱼,除了常规养殖泥鳅、草鱼、鲤鱼、鲢鱼、鲫鱼等,还利用该技术首家养殖了大鳞鲃这个新鱼种。

养殖密度高,所产生的废弃物、肥水也必然会多。用这种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池塘污水排放接近于零,功劳就在于“外池”。

在5个水泥槽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地势相对低的集污池,急速的水流把鱼粪、残存的饲料带到集污池。这一端还装有一台吸污泵,可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后,作为种植水果、蔬菜的有机肥。剩余肥水再流进水泥槽旁边的外池,这里养有大量的花白鲢,集污区里剩余肥水与浮游生物就成为这些花白鲢的食物,从而实现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因水质保持清洁,鱼有氧运动量大,养出的鱼品质更好,不仅肉质紧实,味道还更鲜美。用这种新技术养殖的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李军说。

“这是我区建立的第一个‘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基地。”区农委水产高级工程师杜朝晖说,这项技术可使水库、池塘的鱼产量翻两番,同时排污接近于零。它的试点成功,对我区做大做强水产优势特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田家镇:循环新农业 养鸡养鱼种果树共生共荣

“近年来,田家镇通过发动当地农民种核桃、柚子、枇杷,养猪养鱼喂鸡鸭,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兴建度假村等方式,发展立体循环农业,为农民串起增收致富的‘金链条’。”田家镇党委书记刘红光介绍。

几年前,志鑫林业公司在罗汉村正式入驻,注册资金3000万元,在镇里的协助下从村民手里租赁了3000亩土地,栽种了从四川引进的“云新云林34号”优质核桃,并雇用了当地60多位村民,月工资2000余元。村民们在土地流转中,不仅能收租金,还能打工挣钱,一举两得。

该镇引导农民搞起了“林鸡”、“林鸭”等林下经济,在核桃还未产生效益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农业的雏形。

目前,志鑫林业公司引进了林下吃草的“草鸡”,预计全年出栏约1万只左右,100元/只,总产值可达一百万元。鸡的粪便白天就直接拉在树下的土里,晚上的粪便通过人工处理后,发酵回土。

“国庆中秋节我们将搞柚子采摘活动,我们这里种得有十几亩柚子,平时是12元/个,国庆中秋搞活动8元/个。”志鑫林业公司总经理陈刚说。

昨日,在浩然居田园休闲度假山庄,记者看到山头上、林木下鸡鸭成群,猪舍里黑猪遍地,水塘里鱼儿悠游,一派田园乐土景象。

“潼南志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养猪到经果林,从水产到蔬菜,从生态农业到休闲观光农业,以立体农业的生产方式,构建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刘红光说,每年枇杷和核桃挂果成熟后,市民可以到这里进行采摘游。  

刘红光表示,下一步,该镇还将种植一些观赏性水果,结合已完工的农家乐,打造一个立体、循环、休闲并存的现代农业基地,让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  本网记者 熊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