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镇乌木溪综合治理工程现场。
安溪镇河流清漂。
大庙镇河长信息公示牌。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
去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中提出,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作为一种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机制,4月28日,我区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发了铜梁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5月11日,召开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暨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会,全面落实河长制。
我区河流纵横,水系较为发达。经调查统计,现有河流200条,其中区级干流15条,境内总长303公里;区级支流185条,境内长745公里。水库109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25座,小二型82座。
那么,全区各部门、镇街落实河长制情况如何?效果怎样?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急需解决?8月28日,“知行合一抓落实”主题报道组走进相关部门和镇街,调查全区河长制工作情况。
三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
“镇级河长:张新全;村级河长:东森村,晏厚伟;整治目标;监督电话……”在大庙镇三品村司马桥附近,记者看到了一块蓝底白字的“小安溪河(大庙镇段)河长公示牌”。公示牌上,“镇级河长”、“村级河长”的姓名、职责、监督电话以及河流名称等内容一目了然。
“在河流、水库显要位置设立公示牌,一是为了河长制工作能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落实责任主体,二是为了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同心协力治水护水。”大庙镇党委委员熊传伦介绍,有了河长信息公示牌后,群众就可第一时间向“河长”反映情况,以便及时解决河道污染等问题。目前,大庙镇在辖区内河、库的显要位置,设置了10块河长公示牌。
“除了公示牌,按照区里统一要求,大庙镇还设立了三级河长制工作体系,明确了区级河长2名,镇级河(库)长10名,村级河长13名,对辖区内的河道实施全覆盖管理。”熊传伦说。
据了解,我区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按照市相关精神和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分层推进,朝着“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总体目标,在全区建立起了区、镇街、村三级河长体系。目前,全区有区级河长13人,镇级河长236人,村级河长349人。
为将河长制落到实处,我区制作了河长制公示牌,对河长进行逐级公示,便于河道周边的居民互动参与,推动河长制的动态化管理。“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制作、安装河(库)公示牌,让更多的群众监督河长制。”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周天良表示。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在西河镇长兴社区,有一条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的“臭水沟”。当天,记者来到河道附近,还未走近便闻到一股异味,走近看,河面漂浮着周边居民扔的生活垃圾,河道里沉淀着厚厚的灰色的淤泥。一旁的草丛中,立着一块“此处严禁倒垃圾 违者罚款200元”的告示牌。
在水沟附近住了30多年的居民向世华介绍,很多居民随意往河里面乱丢垃圾。垃圾混合着场镇生活污水,使得水沟越来越臭。“附近居民不敢开窗换气,过往的行人也要捂着鼻子走,又脏又臭好恼火嘛。”向世华说。
为何水沟这么臭?据悉,由于撤乡并镇,西河场镇居民由原先的400人增加到了2900多人,大量的生活污水使原本十分脆弱的污水管网不堪重负,部分主管道淤塞,部分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排进入河里。
“为了尽快解决水沟脏臭的问题,我们拟建一个污水收集池,将污水统一收集后通过水泵抽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西河镇人大主席周练说。
新建污水收集池仅是治标,治“臭水沟”的本,根除排到河里的污水是关键。周练介绍,下一步西河镇将对场镇污水管网进行统一改造,将河沟沿线污水全部纳入新铺设管网中。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自觉杜绝随意排放污水、乱丢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西河镇整治“臭水沟”仅是我区推进河长制的一个缩影。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我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区排查出了431个水污染环保问题,并建立台账,同时加强各级河长对各自牵头整改问题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顺利销号。
目前,全区431个问题清单中,已有200个问题得到整改,占问题总数的46%,河长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在城区雨污分流管网二期工程淮远古韵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紧张作业,抢抓进度。“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九月工程将完工。” 现场技术负责人陈忠伟介绍。
“城区雨污分流管网二期完工后,铜梁城区的污水收集现状将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城区雨污将不再‘同流合污’,淮远河和巴川河的水质也将有效改善。”区城乡建委基建科工作人员牟敏说,接下来,我们还将进行城区污水管网及易涝点改造,提升城区巴川河、淮远河“颜值”。
全面推行河长制,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河“长治”,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截至8月26日,区级河长巡河57次,镇级河长巡河693次,村级河长巡河1467次;关闭污染企业6家,完善企业污染处理环保设施18家;关闭畜禽养殖场122家,转移或处理畜禽73649头(只);治理肥水养鱼25户,面积218亩……
未来,我区将坚持常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辖区内河库名录,制作河库水系分布图;完善“一河一策”、“ 一库一策”。划分河库水质监测断面,尽快开展辖区内水质监测,做到辖区内水质状况心中有底;排查河流、水库污染源,制定污染源有奖举报办法,发动群众实时举报,让河、库污染源无处藏身,守护好铜梁的绿水青山。
(文/记者 袁玥 图/通讯员 周天良)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对大庙镇在河、库岸边竖立的河长公示牌印象深刻:小小的公示牌,公示出一条河流的责任人、代言人。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当前,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在河、库岸边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不仅给了每条河流一个清澈的承诺,还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
当然,要让河流得到根本的治理,并不是立个公示牌那么简单,兑现公示牌上的“承诺”,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总体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记者以为,一方面要整合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积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调动大众力量,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让全民认识河流,动员他们爱河护水,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多方面齐抓共管,多领域协同、人人共治的局面。如此,“河长制”才能真正实现“河长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