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筋骨”。地处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铜梁,强化“工业化主战场”地位,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工业发展摆在重于一切、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突出位置,举全区之力、聚万众之智,全力以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三年大变样”的蓝图已变成现实。
三年前,铜梁高新区形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在,园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4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415家,吸纳就业人员6万余人……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直观反映了铜梁工业三年来的巨变。
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284家,总产值650.15亿元;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15.3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309家,其中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203家,产值314.5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24%。
2016年1至10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4.87亿元,增长23.04%;规上工业企业325家,实现产值406.9亿元,同比增长14.58%;2016年,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跻身“千亿工业俱乐部”……
三年,一个华丽的转身。铜梁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高新区、拉开50平方公里发展框架、结束没有世界500强企业直接投资的历史……这三年,是铜梁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三年,铜梁工业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可谓势头强劲,一路高歌。
三年,一个华丽的转身
2016年9月6日,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铜梁工业园区实现华丽转身,园区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铜梁高新区一间并不起眼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将金属锂加工成颗粒。你别小看这些颗粒,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是出口意大利的,用于医药行业的金属锂。”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飞介绍,这些产品的出口价格约为90万元/吨。
落户铜梁高新区的昆瑜锂业,目前是重庆地区唯一一家金属锂及型材生产企业。公司拥有多项独创专利生产技术,填补了锂系列产品技术空白,年产能力800吨,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包括昆瑜锂业在内,全区已培育奥博铝材、环际低碳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庆龙锶盐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园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有289家,占铜梁高新区企业总数的55.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4.6亿元,占高新区总产值的48.6%,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64.4%,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基本形成。
三年来,园区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工业转型,大力发展创新型工业经济,推动工业企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三年,园区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创新氛围愈发浓厚,工业园区终于实现了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蜕变。
工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5年,重庆南雁实业集团龙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产能及产品加工的精度。
“经济下行压力大,公司转型升级就面临着技改,必须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公司相关负责人官宇说,通过技改原有设备,又引进先进设备,公司人力成本节省了75%左右,关键是产品提升了2个精度等级。
从2015年至今,南雁公司已投入技改资金2亿多元,拥有1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2014年,公司产值超过4亿元。2015年,通过技改和引进投资后,实现产值6.67亿。2016年,该公司继续深化技改,预计年产值8亿元。
2014年以来,全区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18个,总投资64.48亿元。“鼓励引导企业升级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园区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经信委副主任杨晓波说,目前,我区逐步形成了以南雁龙剑、新红旗缸盖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以精亿电脑、昆旺电子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普利特、奥博铝材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的“3+X”产业结构,三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16年1至10月,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9.2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4.20%。三大主导产业合计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4.14%。
截至今年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5家,比2014年末增加41家,实现产值406.9亿元,同比增长14.58%。新增大型企业2家,即新红旗缸盖公司、南雁公司。
工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挖掘机35台、推土机6台、运渣车辆100余辆……产业大道2200亩平场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现在已经完成土石方工程量约120余万立方米,计划明年一季度全面完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三年来,高新区共平整土地9000亩。
平场、修路、建厂房……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高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建成园区骨干道路40余公里,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以铜梁高新区为主战场的工业发展平台。2015年,铜梁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5.23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比重的85%。
根据蒲吕-旧县-高新区50平方公里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我区把高新区发展和城市建设一体化思考、一张图规划,稳步推进蒲旧一体化建设。目前已拉开了50平方公里的一体化发展框架,初步形成“1区(铜梁高新区)+2园(铜梁工业园和大庙现代加工物流园)+N(中小企业发展基地)”的发展格局。
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2014年初引入第一家企业——重庆鹏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到目前,重润科技园已引进表面处理企业10多家。其中,就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法国道达尔集团安美特(中国)化学有限公司。
三年,铜梁工业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突破。麦格纳汽车门锁系统生产项目、安美特电镀原材料生产项目、日本住友集团(与民康机电合资)汽车配件生产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户铜梁,结束了铜梁没有世界500强工业企业直接投资的历史。
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既取决于自身努力,也依赖于其扎根的土壤。铜梁高新区就是这样一片能助推企业发展的“沃土”。三年来,高新区全面推进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休闲公园、小憩园陆续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园区逐步形成。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日益增强。
今年,中国500强企业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铜梁。成都航天烽火精密机电、中铁二院和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投资的导轨电车系列项目2个5-10亿元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的中国天楹LED生产项目落户铜梁。三年来,铜梁已引入伟鼎电子、神驰机电等10多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了相关领域零的突破。
一大批企业到铜梁这片热土筑巢,为推动铜梁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三年间,重庆新美鱼集团旗下的“窗爸爸”全铝家具、系统门窗网上个性化定制项目成功纳入市经信委“互联网+”示范项目,成为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制造业企业项目之一;长安离合器等12家企业成功申报市信息化示范企业;和平制药、昆旺电子、南雁公司3家企业成功申报2015年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铜梁工业迈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强则百业兴”。如今,铜梁高新区正期待着又一次蝶变——申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力争2016年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市重要制造业基地和主城配套产业基地,真正成为全市“工业化主战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