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灵 做好“文体商旅”深度融合 打造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荣昌新闻网2017/01/12

驶过荣昌收费站,沿高速一路前行,越过万灵牌坊,10多分钟就能抵达万灵古镇。置身古镇,看一看狮子门、日月门、大荣桥、湖广会馆、尔雅书院、赵氏宗祠……这些遗留下来的古城墙、建筑会让你仿佛遁入历史长河。如何不辜负如此美景?五年来,万灵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着力打造古镇亮点,丰富旅游项目,做好“文体商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成渝城市新兴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山、水、城”浑然天成 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在青山绿水间,你可以沿着青石板一路行走,看两旁的青砖黛瓦、木质吊脚楼,诉说满是历经沧桑的痕迹;也可以带着孩子观看水上电影,坐卡丁车、旋转木马,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一同感受孩子的快乐……

    这就是万灵镇发展旅游的又一大手笔——“梦幻万灵”。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位于该镇大荣寨社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600亩。项目采取“水主题公园+室内滑雪场+影视主题乐园+三家医院+养老地产”一体化开发模式,着力打造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计划分为三期建设,四年内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我们的发展目标很明确,以休闲旅游为发展方向,着力把万灵打造为成渝城市新兴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成为荣昌旅游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万灵镇党委书记王媛媛说,近年来,万灵镇突出“休闲、度假、养生”特色,充分结合填川移民文化、水寨文化、耕读文化,重点打造明清老街核心区、万灵山移民文化公园、特色教育基地及乡村旅游辐射区,通过对濑溪河沿岸滨水景观的打造,形成以“水”和“移民”为特色的具有明显文化内涵和形象特色的名片,将万灵古镇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带上的休闲度假胜地。

    五年的努力,五年的付出,收获了喜悦:2014年万灵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成功创建重庆市十佳文明旅游景区;2016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

    充分挖掘廉政文化 文旅融合焕发活力

    万灵,作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灵动水乡风光的闻名古镇,它是川渝之间典型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是原湖广填四川的集散地,享有“移民水乡”的美誉。2002年4月,万灵镇被评选为首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如何更好的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助推旅游发展?王媛媛介绍,该镇始终坚持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这一中心思想,坚持以旅游为主导产业,以传统文化保护及休闲旅游为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移民文化及廉政文化。

    万灵镇重装布展湖广会馆、尔雅书院和赵氏宗祠,打造赵家龙桥、白鹤林等景点;打造影视拍摄基地,拍摄了“填四川”《兄弟兄弟》《傻儿传奇》等一批影视作品;召开移民文化研讨会,深度挖掘移民文化;开展年猪文化节、七夕河灯节、填川移民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使万灵镇移民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万灵镇还深入挖掘廉政文化。有“天下清官”之称的明朝刑部尚书喻茂坚陈列馆,在万灵建成并开馆。同时,荣昌还组织编写《天下清官——喻茂坚》书籍和喻氏家风歌曲,重建尚书府、清官牌坊等,形成了“一馆、一书、一歌、一府邸、一牌坊”的“五个一”喻茂坚廉政文化品牌。我区制作的《喻茂坚:克忠克孝·惟读惟耕》家规专题被中纪委网站首页“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出,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文化的挖掘赋予了旅游更多的内涵,古镇旅游体系逐步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需求也日益完善,吸引了市民眼球,聚集了人气。五年来,该镇已累计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4亿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万灵镇所有领导干部心中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争取资金800余万元,完善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级农家书屋等设施,送电影下乡120场,文化演出服务下乡19场,完成700户的直播卫星户户通安装工程;完成农村危旧房D级改造245户,C级危旧房改造470户;筹集资金423万元改善镇中心小学及二郎完小教学楼和食堂等设施;全镇11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份份拳拳爱心,温暖了万灵镇广大群众的心,在群众心里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临近中午,家住沙堡新村的陈龙玖在外忙完农活,从田里采摘回青菜,回到厨房,麻利地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冲洗,再点燃天然气炒菜……很快,陈龙玖就准备好了中午的饭菜。

    “不仅是生活条件改善了,你看我们住的小区,和城里的小区有什么区别嘛,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陈龙玖指着外面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灿烂的笑容浮上了他的脸。

    和陈龙玖感受相同的还有隔壁年近50岁的张大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张大婶都会同往常一样加入到跳坝坝舞的队伍。“以前哪想到跳什么坝坝舞哦,没人组织,也没有干净的场地,出门就是泥路,到处都是垃圾,没人愿意跳。”张大妈回忆以前的生活环境,摇了摇头。“现在好了,垃圾入箱,不再闻臭味;绿化有了,居住环境也好了。邻里乡亲都白天愿意出门拉拉家常、聊聊天,晚上再一起活动活动,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

    五年来,万灵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投资171万余元完成了4个农民新村点的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修建污水处理站3座,群众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不仅如此,万灵镇还投入1600余万元,修建农村公路38.15公里,实现了全镇农村公路全覆盖。修建人行便道31公里,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670余万元对古镇核心区水、电、气、通信管网进行改造。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王媛媛说,群众的生活幸福是该镇干部职工工作的动力,在新的一年里,该镇将立足旅游发展先行区、文化传承示范区、休闲生态宜居区的定位,以旅游兴镇、文化育人、实事利民,积极争创AAAAA景区,结合濑溪河堤防工程做好相关赛道的建设,使“文体商旅”深度融合,打造“两桥一沿线”的景观,办好民生实事,共享发展成果,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和成为成渝城市群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