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县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县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主要亮点在:工业经济增速趋于稳定,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建筑业支撑增长有力,服务业成为新增长点。
三次产业发展向好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农业增加值3.46亿元,同比增长4.1%。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畜牧业等,同比分别增长幅度较大,但牛出栏量同比有所下降。
第二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9.3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建筑业同比增长14.2%。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分别增长8.3%和12.9%。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方面,硅锰合金、商品混凝土、发电量、销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8.7%、55.8%、1.0%、64.4%,电解金属锰、钡粉、水泥同比分别下降50.0%、49.0%、20.9%。
服务业增长点增多。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91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速较高,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分别增长26.1%、12.0%、13.3%,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8.1、11.7和5.6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投资领域持续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4.6%。分项目看,投资增长的主要方面是农业基础投资、工业发展项目投资、能源建设投资、市政建设投资和社会事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2.5%、59.5%、1.6%、218.4%和80.7%。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2.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0%,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下滑趋势,同比下降2.8%。分资金来源的渠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6.4%。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零总额达到5.23亿元,同比增长7.6%,乡村社零总额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5.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33亿元,同比增长6.9%,住宿餐饮零售总额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7.9%。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3.06亿元,同比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14.3%。
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面积达到8.56万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则没有新开工面积。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与去年基本相当。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销售套数同比增长120.7%,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7.0%,销售额同比增长237.5%,商品房销售均价4486元/平方米。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随着各项惠民增收政策的落实、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县内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县内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58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市水平。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31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与全市增速相同。
财政税收稳健增长。上半年,县级财政收支同比保持高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15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9.0%,同比增长5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125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9.0%,同比增长35.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50万元,同比增长14.9%。八项基本支出完成64570万元,同比增长6.7%。
金融保障持续加强。6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4.04亿元,较上月减少2.41亿元,同比增加16.50亿元,同比增长18.8%。各项贷款余额为52.86亿元,较上月减少0.01亿元,同比增加10.88亿元,同比增长25.9%。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