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漂亮的三元镇红心柚文化广场
丰都新闻网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众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而其中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元镇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书写乡风文明新答卷。
近日,记者在三元镇采访,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干净的街道,规范停放的车辆……整个场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和谐。
“我们加大了对辖区环境的整治力度,在整治过程中,场镇上出现的乱摆乱卖、乱丢乱倒、乱停乱靠、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挖乱种、乱搭乱建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场镇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也得到明显改善,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元镇宣传委员秦勇告诉记者,该镇环境整治范围包括辖区内的主次干道、场镇与郊区结合部、红心柚柚园、河道等,还包括所有影响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行为,重点治理以街为市、乱停乱靠等行为。
据悉,该镇投资3580万元先后完成了场镇人行道、房屋等风格风貌改造,街道绿化、亮化、油化,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该镇还不断加强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力度,落实好“河长制”,狠抓渠溪河流域环境治理。
为了从源头上杜绝粪污排入(流入)河道,三元镇制定了2018年畜禽污染治理计划,与养殖户签订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书,建立全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对24个畜禽污染案治理养殖户进行不定期督查,5家畜禽养殖场实现“两分离、三配套”,对不合格者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整改台账。与此同时,对2018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更新养殖场信息,进一步核实基础数据。
截至目前,三元镇已开展河面垃圾清理和河道清淤23次,彻底排查入河污染源,开展农村集中连片整治,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完善镇村污水管网,关闭禁养区养殖场2家。
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三元镇加大文化建设,就是要从精神层面把乡村振兴的旗子扛起来。
三元镇每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赛事,开展全域性赏柚花活动和红心柚文化节,开展各类活动庆祝妇女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建5支群众文艺队伍和1支老年腰鼓队,自发组织“乡村舞”“街头舞”“广场舞”,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投资250万元打造5500平方米的三元红心柚文化广场。投资30万元,全面完成综合文化站装修及设施设备的更新、添置,免费开放面积750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还打造了党建文化长廊、计生文化长廊一条街。目前,各村(社区)都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农家书屋,藏书量均在万册以上。”秦勇告诉记者。
文明从孩子抓起。该镇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组织未成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道德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某些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专题,通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全镇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率达100%。
同时,该镇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比、赶、超的巨大热情,家庭美德观念进入千家万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积极引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召开村组干部、议事代表会讨论通过,并通过院坝会让群众知晓、遵守;积极倡导勤俭节约,重拳整治滥办酒席歪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严禁“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元镇用文明乡风营造乡村振兴环境,构筑乡村精神高地, 厚植乡村文明沃土,以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群众更具获得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