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丰都县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丰都新闻网 2016/12/26

县委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县教育坚持以促进公平为导向,科学布局为基础,创新机制为动力,队伍建设为根本,提高质量为核心,强化投入为保障,探索形成了“队伍强教、课改兴教、管理促教、文化塑魂”的推进策略,进一步抓班子带队伍,兴课改提质量,强内涵铸文化,全县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突破,特别是教育均衡发展跨出了新的步伐。

改善办学条件

壮大师资队伍

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县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教育的根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近年来,我县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小学105所、幼儿园77所,中职1所、特校1所,另有教学点53个,学生近13万人。其中,初中28所、九年一贯制7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十二年贯制1所、独建小学64所。在职教职工6186人,其中专任教师5993人。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5万平方米。

示范幼儿园老师和学生正在双人跳长绳.jpg

县示范幼儿园学生在跳长绳

——城乡学校布局规划科学合理。我县统筹考虑人口变化及城乡学校规划布局,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社区化、小学教育集镇化、初中教育片区化、高中教育城区化”。龙城小学、水天坪小学、高家镇中学、适存中学等4个教育重点项目纳入了县委县政府五大重点民生事项加快推进,投入近10亿元。

水天坪小学、龙城小学建成校舍5万平米,今年秋季顺利开课;高家镇中学完成投资5000万元,房建主体工程接近尾声;适存中学完成平场土石方的40%。新开工南天湖镇中学学生宿舍等项目5个,完工三合街道四坪完小教学楼、龙河镇崇实完小学生宿舍等项目22个,建成面积4.68万平米。

——教育设施水平明显提升。推进“六大功能室”“三通两平台”建设,城乡技装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投入资金6018.2万元,新建数字资源教学点20个、“班班通”教室1472间、实验室43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88间、高中通用技术教室3间,新增计算机9597台、图书16.9万册,全县中小学全部接入宽带网络,城乡数字资源实现全面共享。

高考学生走出考场.jpg

高考学生走出考场

音乐室.jpg

音乐课堂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及“全面改薄”项目,累计开工学校项目176个,新改扩建校舍17.9万平米,D级危房全部消除。全面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资助学生6.1万人次、金额7706.3万元。解决1217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12.7万人次。建成职教中心建筑、电子2个市级实训基地,移民创业、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000余人。

学生正在踢足球.jpg

足球场上

——师资队伍在自身建设中迸发活力。通过“三风”整顿“六大行动”等载体活动,教师责任感、幸福感显著增强。邀请教育部特邀专家及北京、山东等地名师开班授课,实现教师全参与、学科全覆盖。通过“三百”工程、免费师范生计划等引进优秀教师,累计招录新教师2300余人。

凝心克难攻坚

取得显著成效

我县教育在发展战略、课改教改、上档提质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发展战略在科学实践中创新升华。我县正确定位“奋力建设三峡库区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确立“队伍强教、课改兴教、管理促教、文化塑魂、校园和美”的推进策略。树立“立足教育干教育、走出丰都看教育、跳出教育抓教育、改革开放促教育”“全县教育一盘棋”和“大教育发展观”等思维理念。

——课改教改在扎实推进中凸显“四化”。通过行政强推硬逼、学校主动探索、教师积极践行,全县课改逐步凸显“常态化、全员化、全科化、课型化”。开展“四课四化”常规活动,累计举办“先锋杯”赛课活动5届,展示优秀课例2100余节,评选出“课改先锋”182人、“课改先锋团队”93个。

大山深处的武平中学新貌.jpg

武平镇中学

丰都二中学生大课间活动.jpg

丰都二中学生大课间活动

——各类教育在统筹发展中上档提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各有侧重、统筹兼顾,整体提升各类教育质量水平。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大力推进幼儿园达标晋级,累计认定普惠幼儿园159所,80%以上的幼儿享受普惠教育资源。全县有市级示范园2所、市一级园18所、市二级园33所、市三级园150所,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8.8%。义务教育提质增效。贯彻落实“提质减负双十条”规定,健全中小学部分学科监测体系,学困生人数每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分别达100%、98.5%,义务教育阶段“三残”儿童入学率86.1%,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100%。普高教育优质发展。与重庆一中、河北衡水二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打造高中名校名师。今年全县本(专)科上线4057人,重本上线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039人,跃居周边10个同类区县第二名,再次考取清华大学1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强化市级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畜牧等县域特色专业,每年开展微企、农村实用技术及岗前培训5000余人,培训就业率达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