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宝镜众山藏,夺目传神翡翠光;仙女芳踪应不远,清风犹带玉兰香。”不少媒体在宣传中这样评价仙女湖镇。仙女湖镇因坐落于丰都、涪陵、武隆三地交界处,境内有南天湖景区,故被称为“金三角”上的璀璨明珠,享有“绿色生态家园、康养特色小镇、休闲度假胜地”之美誉。
春赏百花夏乘凉,秋采百果冬戏雪。提起仙女湖镇,不得不让人想起它的乡村旅游。近日,记者来到仙女湖镇看到,一家家农家乐沿路而建,绘就了一幅幅富民兴镇的画卷。
外来游客在农家乐用餐
打造特色农家乐
沿着马厢二级路,记者乘坐的车辆在崎岖的山间盘旋而上,经过近一个小时车程,记者到达仙女湖镇厢坝村。刚下车,一阵微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与闷热的县城相比,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海拔约有1800米,夏季气温在20℃左右,只要不是太阳直晒,基本都感觉不到热意。”在厢坝集镇上,村民王明告诉记者。
在硝厂沟村,记者看到蔡氏农庄的主人蔡兴权时,他的农家乐生意爆棚,前来乘凉的人很多。“夏季是旅游旺季,有不少重庆主城的人前来乘凉。”蔡兴权说,几年前,正是看到了高山纳凉的天然优势,他跟家人决定在老家大干一番,如今,住宿、餐饮等服务相继投入使用。“农家乐每年可以接待5000人到6000人左右,纯收入有10余万元。”谈到这里,蔡兴权脸上露出笑容。
同样,除了蔡氏农庄,在厢坝、竹子以及在马厢公路等交通要塞之地,记者看到,许多农家乐都坐满了前来纳凉的外地游客,农家乐成为当地的主要接待之所。
“不仅仅是夏天,冬天的仙女湖镇也有吸引力。每年12月左右,山上就会下雪,喜欢看雪的游客会来这里赏雪、吃高山腊肉。”仙女湖镇宣传委员江利霞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自然优势,加上离城区较远、农耕文化保存得比较好,该镇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纳凉赏雪。
提供优质服务
衣食住行是游客旅游时最关心的点,在仙女湖镇,许多农家乐除了热情好客外,还尽力改善游客前来住和吃的硬件条件。
“与城里的大鱼大肉不同,我们主打的是农家菜,在打造特色的同时,让游客尝鲜。”仙女湖镇竹子社区一农家乐厨师李明军说,食品独特、生态环保是农家乐能够存活的关键,他家农家乐的蔬菜和肉类,基本都是自己种植和养殖,天然无污染,一些特有的蕨菜、都巴、香菌等美食,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来到竹子社区的君再来农家乐,饭桌上的高山腊肉、竹笋炖肉、天然玉米等饮食色香味俱全,每个菜品充满原汁原味的山野风味,受到了不少游客的青睐。“这些是我们的招牌菜、也是特色菜。”农家乐的厨师告诉记者,只有做到菜品有特色,才能让游客享“口福”。
同样,除了吃,住宿条件好坏也是农家乐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蔡氏农庄,洁白的床单整洁而又整齐,100余张床位几乎都住满了客人。“我们这注重农庄的住宿配套环境,除了基本的住宿外,我们还提供热水淋浴、有线电视和网络,配备了棋牌室和会议厅,能够满足顾客的各项需求。”蔡兴权说,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农家乐的招牌才能擦得更亮,生意才会越来越好。
采访期间,正在餐厅用餐的主城游客张文波表示,他们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来到仙女湖镇避暑纳凉,原因就是这里不仅住宿条件可以,而且农家味十足。因此他今年还叫上了几位朋友一起来避暑。
创造就业岗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农家乐都邀请了附近村民务工,仅蔡氏农庄就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有不少建卡贫困户,依靠在这里的务工收入,他们实现了脱贫增收。
谈起乡村旅游给乡亲们带来的好处,农庄主人蔡兴权坦言,为了让所有在他这里务工的村民能够有稳定的收入,不至于出现淡季就失业的现象,他还流转了上千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一些蔬菜基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农庄蔬菜自给自足。“为了让员工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一班子人马,两头兼顾。农闲时,农家乐里面的员工就在基地务工,夏冬季农装生意火爆时,员工们又集中在农家乐干活。”蔡兴权说。
“以前想都没想过自己能在家门口实现打工挣钱。”在仙女湖镇家家乐农家乐里,正在洗菜的服务员黄玉芬乐滋滋地告诉记者,她是当地的一名普通村民,正是因为近年来家乡兴起了乡村旅游这个产业,她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而且还是月薪制,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