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夯实产业根基 助力转型崛起——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述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新闻网 2018/11/21 9:21

煤化工合成材料添加剂新材料世界领先;平山电厂成为我国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建设的标杆工程,吨煤低碳世界第一;相邦科技陶铝新材料技术位居世界前沿,用于航天、军工高科技,实现军民融合发展;金龙电子手机电动马达技术世界领先,占全球市场份额18%,国内居首。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坚持“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两大发展引擎,以“三重一创”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煤独大的倚重型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今年1至10月份,全市12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7.4%,非煤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濉溪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6个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铝基产业基础扎实前景看好

今年5月,濉溪经济开发区铝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获批为2018年第一批国家火炬特色基地,标志着我市铝基产业发展又迈出了坚实步伐。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获评省级重大基地以来,发展势头强劲,现已经形成涵盖高精铝板带箔、车用轻量配件、再生铝,以及高端装备铝材研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汇聚了以美信铝业、华中天力、沪源铝业为龙头,广博机电、理士电源、金鸿盛电气、安徽万诺精工、麦能电器、赛宇汽车部件等为支撑的一大批上下游关联企业。今年6月份,基地成立的全省唯一铝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通过专家组验收。前三季度,基地规模以上企业35家,实现产值74.5亿元,税收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22.6%,续建及新开工项目共4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4亿元。特别是陶铝新材料,作为铝基产业排头兵,拥有国际领先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技术,成功中标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项目,使陶铝新材料将成为新一代国产航空材料,列入科技部“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年产1.8万吨陶铝材料、50万只陶铝活塞、30吨3D打印制粉生产线等近10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在汽车轻量化等民用领域实现产业化后,将形成爆发式增长。

硅基产业技术先进竞争力强

手机一震动,你就知道有电话或者信息来了。但你知道吗?你手机里用来提示各种消息的震动马达,很有可能就产自淮北。位于烈山区的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是国内直流微特电机领域的领军企业,这家公司生产的马达,已用在微软、苹果、三星、TCL、华为、中兴等国内外知名手机里。

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市高新区、烈山经济开发区集中了全市主要电子信息企业,金龙机电生产的手机马达市场份额占全球20%,聚焦精品制造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目前,已有金龙机电、甲艾马达、京信电子等5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总投资6亿元全鸿精研AG玻璃项目已建成试运行;总投资5.8亿元金龙光电触摸模组正在安装调试;总投资5亿元、年产电子马达1.5亿台的甲艾马达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兆纪光电、博一光电、益晟科技、清华紫光华商物联网商城等招商项目即将落地,形成了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以基地为依托,烈山新型元器件成功获批省级重大工程,极大增强了我市发展硅基产业的信心。同时,以康美绿筑和中煤远大为代表的一批绿色建筑材料企业投产运营,也大大增加了硅基产业的体量,引领带动硅基产业绿色发展。

碳基产业市场广阔助力转型

2017年年底,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集中开工了10个项目,这标志着我市千亿碳基新材料基地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掀起了加快项目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潮。此次集中开工的十大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对补短板强链条、促进“三基三千亿”工程实施、提升园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新型煤化工基地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以煤为原料,不断延伸煤电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型化工合成材料,正在由原来的“黑大粗”向中高端加快迈进。2017年,基地实现销售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34.78%。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8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目前,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天成新材料、优耐德引发剂、卓润新型环保材料等10个高新技术项目在建,总投资约38.8亿元,明年上半年投产后将增加产值100亿元,另有15个高新技术项目筹备建设。淮北矿业集团总投资120亿元的百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50万吨甲醇作为碳基新材料项目的起点,将为下游产业提供源头支撑。另外,我市正在建设投资54亿元的世界最先进的高效洁净煤发电厂,即平山电厂135万千瓦发电机组,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燃煤发电的绿色低碳标杆。

生物科技和大数据产业齐头并进成效初显

此外,在生物科技产业方面,我市充分发挥现有生物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华润金蟾年产值达17亿元,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科宝生物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中间体获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即将扩大再生产;康尔欣生物制药公司的“石之屳(仙)”牌石斛系列产品,荣获中国石斛行业首选知名品牌、中国石斛行业质量过硬十佳诚信企业。在大数据产业方面,我市以智慧政务和政务资源整合为切入点,与科大讯飞、北大方正、国信优易、华为、东华软件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沉淀积累,基本完成政务数据梳理和聚集,具备大数据发展产业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三基一技一大”产业升级。根据《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有这样一批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的加速器,淮北转型崛起的步伐强健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